当 “双碳” 目标确定为国家战略,制造业绿色转型成为必答题。最近,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 “可持续灯塔工厂” 名单,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黄岛工厂成功入选,成为全球空调行业首座 “可持续灯塔工厂”,也是该行业唯一的 “双灯塔工厂”。这座工厂被誉为 “灯塔中的灯塔” ,它不仅标志着海信日立的绿色智能制造水平达到全球顶尖,更为中国制造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 “青岛样板”。
走进海信日立黄岛工厂,绿色与智能的融合随处可见。工程师陈飞翔正通过制冷剂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查看制冷剂的灌装与回收情况。在工厂里,用于制冷剂输送和回收的管道有3000多米长,之前工程师们需要手持检漏仪,耗时1天半才能完成巡查,如今通过这套管理系统,半小时内就能巡查一遍。
作为空调运行的 “血液”,冷媒是空调制冷的关键介质,但冷媒却存在碳因子高、易泄漏等特性,一直是空调行业碳减排的 “硬骨头”。为此,海信日立组建技术攻关团队,依托物联网感知、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了冷媒全流程的智能管控体系,让曾经 “难以捉摸” 的冷媒实现全生命周期可控,不仅靠智能系统把住了 “泄漏关”,更建起行业首套制冷剂直接复用系统,破解了传统回收的痛点。
从工厂端的碳减排,到用户端的能耗优化,海信日立的绿色实践贯穿全价值链。数据显示,空调在通用建筑耗能占比达30%至50%,这意味着空调能耗的微小下降,都将为节能减碳带来显著效益。而海信日立通过AI技术赋能产品设计,让空调彻底告别了传统 “一套控制逻辑”的标准化模式,实现 “千人千面” 的智能调节。
从生产环节的冷媒管控,到产品使用端的能耗优化,海信日立的绿色探索并未止步。它主动扛起“链主”责任,把成熟的减碳技术和经验无偿分享给产业链伙伴,目前已赋能130多家供应商,完成了240多个降碳项目,形成了独特的 “链主赋能型” 减碳范式。
从“灯塔工厂”到“双灯塔工厂”的跨越,这座扎根青岛的“可持续灯塔”,正以技术共享为纽带、以标准共建为支撑,将绿色发展的火种传递给产业链上下游,引领整个空调行业跳出“单兵减碳”的局限,迈向“协同降碳”的新阶段,为全球制造业绿色转型贡献着来自中国的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