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强调从源头预防、过程控制、终端治理综合入手,彻底改变了之前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问题。然而对许多民营企业来说,技术路线不成熟、专业人才匮乏等现实困境,让绿色转型步履艰难。今天,我们到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看看企业如何实现破局。
位于即墨区北安街道的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是上市公司青岛百洋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企业。公司专注于渗透泵、微丸包衣、骨架片等高端缓控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作为一家高科技创新企业,公司在原料储存和药品的生产过程需要水、电、冷、压缩空气等多品类能源使用,产能扩张带来的能源管理挑战成为企业绿色转型路上的一道“必答题”。
企业实现绿色转型,需要从粗放型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青岛市生态环境局即墨分局结合企业诉求,紧紧围绕“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将青岛百洋制药有限公司纳入2024年度清洁生产审核重点企业名单,联合技术单位组建帮扶小组,深入企业实地调研,帮助企业从源头替代、过程优化、末端治理等方面开展全方位体检、深度挖潜,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难题。
环保部门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建议,更让企业看到了绿色投入的长期价值,除了仓库内墙加装保温层,环保部门帮助企业筛选出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10个,年节电9.33万kWh,年节水1810吨,年减少废水产生量112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