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9月16日讯 1990年召开的“莱西会议”,确立了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在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青岛深入贯彻落实“莱西会议”精神,持续深化拓展“三配套”经验时代内涵,以农村基层党组织统领乡村发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务融合,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支部强、产业兴、集体富”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在莱西市院上镇岘沽新村的葡萄种植大棚里,一串串“阳光玫瑰”葡萄长势喜人,村民解美雪正忙着疏剪葡萄枝。今年,她家种植的10亩葡萄,通过“强村共富公司”的统一销售渠道,成了家庭增收的“致富果”。
葡萄不愁卖的背后,是莱西市创新推行的“乡村公共资源+强村共富公司”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以往农户分散经营,市场议价能力弱,优质果品也难以卖出好价钱。如今,镇党委牵头成立了强村共富公司,统一生产标准、品牌包装和市场销售,果农们再也不用吃“单打独斗”的苦。
推动共同富裕,是深化拓展“莱西经验”的一号工程,也是农村基层党组织区域化重构成效的集中体现。在新一轮村庄建制调整中,青岛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人文相融的原则,将全市村党组织数量从6009个优化至1170个,有效破解了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实力弱”的发展困境。作为“共富公司”模式的首批试点,西海岸新区六汪镇通过多村联建、村企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与利益共享,有力撬动了当地茶产业链升级。
沿着“莱西会议”指引的方向,青岛持续完善“党组织+专业合作社+强村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以组织优势整合资源,以市场机制做大集体经济,以共富公司为主平台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从“单打独斗”向“协同共进”转变。目前,全市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超过80%、100万元以上的超过60%,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