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港口是基础性、枢纽性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山东港口青岛港是国际枢纽港、世界第四大港。今年以来,青岛港锚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目标,海向增航线、扩舱容、拓中转,陆向开班列、建陆港、拓货源,不断发挥国际枢纽海港作用,助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日前,满载来自巴西纸浆的“传威丽娜”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西联公司纸浆码头完成卸船作业,随即装载国产商品箱前往比利时,标志着青岛港正式打通“巴西-青岛-比利时”国际物流大通道。该航线采用青岛港创新打造的“纸浆+集装箱+件杂货”复合一港装卸模式,打破了传统港口单一货类作业局限,既解决了纸浆等大宗散货的高效集散需求,又为集装箱、件杂货提供了“同港无缝衔接”的装卸转运方案。
青岛港是全球最大纸浆进口港与辐射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及日韩市场的纸浆枢纽港,已经建起“海陆联动、内外衔接”的立体化物流体系。目前,“巴西-青岛-比利时”“巴西-青岛-荷兰”“巴西-青岛-加拿大”等多条复合一港装卸模式航线持续稳定运行。今年1-8月,青岛港新增件杂货航线5条,累计布局件杂货航线超40条。
巩固传统贸易航线、开拓新兴市场航线,海港枢纽能级不断提升。目前,青岛港集装箱航线已经突破230条,构建起了覆盖全球180多个国家700多个港口的密集网络。
港通四海、陆联八方。今年以来,青岛港进一步拓展内陆港网络,上半年新增安徽阜阳、山东菏泽、河南兰考等3个内陆港点,内陆港总数增至54个。在山东港口海铁联运中心,一列载着来自河南兰考的出口家具、化工品等货物的列车正在卸车,即将通过海运运往世界各地,借助这条新开班列,兰考的出口货物物流成本能节省10%以上。今年上半年,青岛港海铁联运班列线路总数达86条,完成海铁联运量150.3万标箱,同比增长15.1%,继续保持全国沿海港口首位。
织密“双向”物流大通道,加速迈向世界一流海洋港口。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份,青岛港货物吞吐量4.3亿吨,同比增长2.1%,集装箱吞吐量1924万标准箱,同比增长7.8%,均居全国第四名。今年7月发布的《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2025年)》显示,青岛超越日本东京、韩国釜山,综合实力排名由第15位跃升至第13位,继续领跑中国北方港口群,彰显出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