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9月5日讯 今天是第十个“中华慈善日”,近年来,青岛市民政系统以融合赋能为着力点,持续创新慈善事业发展模式,推动慈善服务提质升级。通过广泛设立社区慈善基金与慈善空间,有效延伸基层慈善服务网络,为民生保障注入新活力。
在城阳区城阳街道明阳路社区,“公益棒棒糖”店铺成为社区慈善的新亮点。该店集中展售由爱心企业和居民捐赠的儿童服装、玩偶、非遗草编等物品,售价约为市场价的八折。居民在此购物,既能享受实惠,还能获得公益捐赠证书,实现“消费即公益”。
“消费即公益”模式有效降低了慈善参与门槛,让慈善融入日常、成为人人可及的身边事。该店开业不足一月,已吸引400余人次消费,募集善款5200元。社区还以党群服务中心为原点,打造集慈善文化宣传、商户联动和慈善产品展销于一体的慈善主题街区。目前已有8家爱心商户推出慈善主题商品,12家企业组织开展11场主题活动和14场培训,累计服务超1100人次,筹集善款4万余元。
以项目化机制为依托,目前,青岛正积极拓展“慈善+”多元应用场景。市南区辛家庄社区将慈善基金融入基层治理与特殊群体关爱,打造两处暖心驿站。在其中的一处暖心驿站内,记者看到,有快递、外卖从业人员前来休息。虽然驿站面积仅十余平方米,但充电插座、微波炉、雨具和应急药箱等设施一应俱全,成为户外劳动者的“暖心港湾”。
近年来,青岛市民政局不断拓展“慈善+”创新路径,通过“慈善+明星”“慈善+数字”“慈善+科技”等多元形式,推动慈善服务深入社区、贴近百姓。截至目前,我市已设立社区慈善基金491支,建成慈善空间50余处,累计服务群众超12万人次。今年的“中华慈善日”,青岛同步发布新一批“青苗计划”优秀社区慈善基金与“十佳慈善空间”,启动2025“爱满山海”十大公益慈善项目,涵盖敬老、爱幼、助困等多类民生领域,为爱心企业及人士搭建起更为畅通的行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