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9月1日讯 城市住宅小区是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也是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青岛结合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推动党建引领小区治理走深走实,通过靶向施策,解决开放楼院治理、物业管理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结合学习教育,针对开放楼院“无人管事、无章理事、无钱办事”治理困境,青岛首次对全市开放楼院基础信息进行“大起底”,将5358个散落楼院归集为1491个管理区域,实现以院定格、打造“无围墙的小区”;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统筹作用,因地制宜探索红色物管精治、居民自管自治、街区融合善治、单位共建共治等治理路径。
在市北区兴隆路街道海云社区,党员志愿者正和居民一起清理楼道杂物。社区老旧楼院和开放小区较多,也曾面临着垃圾无人打扫、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对此,社区党委发动党员、小区楼组长和居民志愿者积极行动起来,定期开展楼道清理等工作,曾经“无人管事”的乱象,被党员带头、居民参与的自治新模式取代。
聚焦开放楼院和老旧小区管理分散、难以集中服务等难题,市南区江苏路街道党工委指导物业推广“慧安佳”小程序,逐步上线停车泊位管理、社区食堂、家政维修等市场化运作场景,提供报修、生活缴费、家政服务等10余项个性化服务,实现“一键下单、需求秒达、服务速响”。
将党建引领融入小区治理,是不断解锁小区善治的“密码”。青岛在全市成立4922个小区(网格)党组织,划分1.75万个楼栋党小组,3.77万个党员中心户成为服务群众的“排头兵”。同时,推出党建引领小区治理专题节目《身边》,引导动员群众参与其中,通过“多方联动”模式,蹚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区治理新路径。
胶州市阜安街道大同社区中央公园小区居民曾饱受物业管理混乱困扰,阜安街道党工委以党建引领推进治理创新,指导成立胶州市首个“红色业委会”,通过公开竞标更换物业公司、强化企业党组织建设、返聘退休社区书记任党支部书记等方式,推动党组织向小区、楼栋、单元延伸覆盖。
从老百姓“急难愁盼”的问题中找准发力点和突破口,青岛各区市各部门以动真碰硬的整改力度、为民办事的服务温度,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实景”,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作风建设带来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