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MG青岛广电8月4日讯 营商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命线。城阳区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创新推出“一口进一口出”服务机制,通过“保姆式”精准服务,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打造更有“人情味”的营商环境。
眼下,位于城阳区的年加工4000万米热收缩套管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完工日期临近,项目负责人孙建辉每天都会到现场监工。谈起这个项目的推进过程,她感慨万千。
青岛瑞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孙建辉:我们这个项目推进过程中也是一波三折,多亏了城阳区高效和优质的服务,帮助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才能使我们这个厂项目顺利地推进。
项目临近城阳区区界,因历史遗留问题,场地的供水方式无法满足新建厂房的消防需求,导致厂房建起来后一直通不过消防验收。眼看与合作单位洽谈的交付日期一天天临近,孙建辉的心情也越发着急。
青岛瑞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 孙建辉:活干不了,还要赔巨额的违约金。那时候我着急得整宿整宿睡不着觉,嘴上起个大泡。我们听说了城阳又新建了“一口进一口出”窗口,我就赶紧去那寻求帮助了。
城阳区的“一口进一口出”服务窗口去年年底成立,将原本需要多部门奔波的事项整合为“一窗受理、全程协调”。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孙建辉来到服务窗口,将这一情况进行反映。很快,事情就得到了解决。
城阳区城阳街道城市发展服务中心(工程建设)负责人 邵雪生: 街道到项目实际查看后,协调平台公司、相关社区和周边企业,将规划3号路的市政供水管道连接到了企业管网,满足了项目生产用水的需求。
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企业服务科科长 刘铁军:原来企业需要跑多个部门去协调解决的事项,现在企业诉求窗口办理就可以了,我们来协调相关部门,两个小时到达企业现场,与企业取得联系。政策类咨询类一般一个工作日(办结),企业诉求事项10个工作日,复杂的事项15个工作日限时办结。
为延伸服务触角,城阳区还组建专班,深入8个街道、19个产业园区设立诉求受理站,确保企业问题“即诉即办”。从“企业跑”到“数据跑”“干部跑”,城阳区聚焦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以“保姆式”服务诠释了“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的深刻内涵。
城阳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心主任 花胜刚:下一步,我们将全面落实企业服务“一口进 一口出”工作机制,精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用心用情用力,把对企业服务落实,让企业能够感受到我们工作的力度和服务的温度,打造更有“人情味”的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