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国首个深水油田——流花11-1/4-1油田二次开发项目在珠江口盆地海域正式投产。作为原油处理、存储与外输的关键装备,在青岛建造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正式服役。项目的正式投产标志我国成功开创深水油田经济高效开发新模式,全类型深水油气装备的设计、建造和安装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在距离深圳东南约240公里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上,随着投产指令的发出,原油通过水下管汇进入生产处理系统,经“海基二号”预处理后输往2.5公里外的亚洲首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火炬徐徐点燃。
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由流花11-1和流花4-1两个油田组成,平均水深约305米,主要生产设施包括1座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二号”、1艘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其中,“海基二号”总高度达428米,总重量超5万吨,是亚洲最高最重的海上原油生产平台。流花油田二次开发项目计划投产开发井32口,高峰日产油约2700吨。
在青岛建造的“海葵一号”总高度近90米,总重量约3.7万吨,最大储油量6万吨,每天可处理原油5600吨。“海葵一号”由60多万个零部件构成,结构紧凑,按照南海百年一遇恶劣海况设计,可连续运行15年不回坞。作为全球首个集海洋一体化监测、船体运动与系泊数字孪生、三维可视化管理等近10套数智化系统于一身的圆筒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葵一号”可在台风期间实现远程遥控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