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青岛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发展改革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体育局有关负责人,对我市“十四五”期间战略性新兴产业、住房发展、体育事业发展规划进行解读。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市将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航空航天、现代海洋和生物等9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确定了量子信息、生命科学、极地深海、虚拟现实等产业为我市超前布局培育的未来产业,并提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服务业。到2025年,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9%,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65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8%左右,培育3到5个规模超千亿的特色产业集群。
住房发展方面,重点围绕“住有所居、住有宜居、职住平衡”的目标,突出住房民生属性,促进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从“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实现高品质居住和高水平服务;创新住房供给机制,打造城市职住平衡发展的范式样本。坚持以需求定供给,新增商品住房44万套左右,占全部住房供给的63%,新增保障住房26万套左右,占全部住房供给的37%;保障住房与商品住房新增供给套数占比原则上按4:6控制;到“十四五”期末,实现为50%的新增城镇人口提供满足需求的租赁住房。
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全面深化青岛世界“帆船之都”“足球名城”等时尚体育品牌优势,明确建设“六大功能中心”城市体育发展体系,包括建设国家全民健身示范中心、孵化国家竞技体育人才输出中心、打造国家体育赛事中心、建设国家体育消费中心、培育国家体育产品研发制造中心、构筑区域体育资源配置中心。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新增国家级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0个,全市人均体育消费超过3300元,重点打造5-6个国内知名体育产业品牌、10个以上体育明星企业。初步建成全球知名体育城市和国家体育中心城市。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