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青岛市“十四五”专项规划系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民政局、市科技局、市水务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对我市“十四五”期间民政事业、科技创新、水资源配置发展规划进行解读。
根据规划,到2025年,我市将基本建成与国际大都市定位相适应的现代民政工作体系,力争实现全市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困境儿童服务覆盖率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总床位数的比例不低于70%,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率达到100%,家庭养老床位达到2万张;在城市社区全面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打造一批在全省、全国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行业协会商会,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达到10-12个。
科技创新方面,“十四五”期间,我市将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标杆,开展海洋科技创新、关键技术攻关、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科技型企业倍增、未来产业培育、科技惠民示范等“十大科技创新行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学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智造创新城、国家重要的未来产业城、全国知名的湾区科创走廊。争取到2025年,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0件,高新技术企业达80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65%。
水资源配置发展方面,“十四五”期间,规划重点实施调蓄水库工程建设3项、海水淡化工程6项、再生水利用工程9项。到2025年,基本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和安全保障体系,水资源配置能力、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客水供应量增加,海水淡化和再生水处理能力、利用程度不断提高,初步建成以地下水和海水淡化为主的应急备用水源,打造“南北贯通、东西互配、主客联调、海淡互补”的水资源保障体系。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