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态、新模式是外贸发展的重要方向,对稳定外贸大局和促进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经贸环境,我市引导企业创新外贸模式,升级外贸产品。今年1至7月份,全市外贸进出口额大幅增长1300多亿元。
最近,海尔生物医疗一批医疗冷链设备发往非洲国家多哥,与过去出口单一产品不同,这批医疗设备包括医用冷库、超低温冰箱、疫苗箱、转运箱等,是一套完整的疫苗全流程冷链解决方案。
根据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制定解决方案,提升了海尔生物医疗的出口竞争力和市场份额。目前,企业产品及方案已覆盖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上半年,海尔生物销售收入超过29.28亿元,同比增长56.05%。
创新外贸模式的同时,青岛外贸企业还苦练内功,降本增效。青岛建墩集团旗下的伟海科技是一家花架车、脚轮等产品生产企业,今年,受原材料和海运价格上涨影响,生产成本明显增加。借助工业互联网技术,企业对生产技术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通过降低生产环节成本,对冲外部成本增长,外贸订单不降反升。
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外贸产业稳步增长。今年前7个月,青岛外贸进出口总值4736.4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加1336亿元,增幅达39.3%。其中,机电产品、家用电器、通用机械设备出口增幅分别达到39%、38.7%和29.7%,即墨区汽车及零部件、莱西市石墨制品、平度市化工产品等3个国家外贸转型基地获批,全市国家级外贸转型示范基地达到12个。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