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品牌强农,是提升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市始终把品牌建设作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品牌培育,进一步提升“青岛农品”的综合竞争力。
  在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的大棚里,种植户王凤霞正忙着采摘西红柿。这3亩草莓西红柿是2018年引进的新品种,采用熊蜂授粉代替人工授粉,西红柿的品质得到改善,每亩可增收三万元。
  王凤霞从2005年开始种植西红柿,最初几年收益并不高。2011年当地成立合作社,统一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行标准化种植;同时注册商标,定期举办西红柿文化节,搭建客商与农户交流平台。去年,在市区两级农业部门共同努力下,“崔家集西红柿”成功获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目前,当地西红柿设施大棚已有3500多个,每天有三十多万斤西红柿从崔家集发往全国各地。
  目前,像“崔家集西红柿”这样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我市已有52个,居全国副省级城市首位。随着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我市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把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作为全国花生产业基地,莱西共有花生加工企业二百多家,年出口花生产品12万吨,当地在提高花生品质上下功夫,建立国家认证的无公害、绿色、有机花生基地二十多万亩,去年,莱西市大花生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成功入选山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品牌+产业”“品牌+质量”等举措,不断擦亮“青岛农品”这一金字招牌。目前,全市涉农产品注册商标2.2万多个,其中,中国驰名商标20个,国家级名牌7个,“青岛农品”连续两年进入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地市)品牌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