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省首批开发区改革试点单位,青岛高新区在体制机制、企业服务、科技创新等方面打出改革组合拳,用实干开拓出一片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春节假期,位于高新区的盘古润滑产业化基地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去年6月下旬拿地即开工后,目前,项目一期的五座厂房已全部封顶,部分车间已进行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能有如此高的施工效率,离不开高新区管委的贴心服务。
盘古智能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玉兰:“政府部门(管委)就让行政审批部和建设部协同指导我们,做每一步流程的讲解,让我们在拿地即开工的时候进行地很顺利。”
项目落地速度是区域经济运行效率的重要体现。为此,高新区创新了点数、系数、加权数、指标数“四个维度”的考核办法,将原有为企业服务的20多个部门,合并为现在的3个部门,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全年新开工项目70个、新竣工项目29个,分别增长218%和61%。
青岛高新区行政审批部部长耿凯:“这一年来我们推出了很多创新型的举措包括像拿地开工、做建成即使用,改变了原来一事一办的方式,通过提交一次联合表单,那就可以办理多项审批业务。”
为使园区企业及时了解并享受惠企政策,高新区在全市首创企业网格化服务机制,将1200多家重点企业和载体纳入24个网格,选派83名网格员下沉一线,承担企业服务、数据统计、疫情防控等职责,第一时间了解企业诉求,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青岛高新区经济发展部副部长曲维超:“我们推出了“1510”工作机制。第一个一是代表我们当天就要接纳企业的申请。第二五呢是我们要在五个工作日完成办结。第三个我们力争在十个工作日完成事情的解决。截止到1月底,我们共为全区企业解决了495项问题。”
通过细致的服务,高新区共为园区企业融资超过30亿元,累计拨付高企奖补资金近4亿元,减税降费2.2亿元,有效解决了企业的资金困难。
有了良好的营商环境,2020年高新区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新引进腾讯内容产业基地、蔚蓝生物等优质项目257个,其中500强项目18个,总投资491亿元,同比增长157%,助力区域经济高速发展。
青岛高新区管委主任工委副书记李鸿雁:“根据全市产业方向和区域定位,优化主导产业格局,创新工作人员考核办法,打造专业化企业服务队伍,形成了政府、企业、群众为一体的共生共荣生态圈。202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5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8%,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高新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