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天干物燥,也是火灾高发的季节,近来,我们节目接连报道了两起火灾,而总结一下,起火原因都跟一些不好的习惯有关,比如私搭乱建,比如乱堆乱放等等,今天记者走访了几个小区,发现消防隐患其实离我们不远。
10月8号和10月10号,生活在线分别报道了,发生在重庆路51号和南京路448号的两起火灾,其中重庆路51号的火情,是从小区公共区域里堆放的杂物燃起,而这样的消防隐患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李沧区铜川路上的玉兰花园小区,是由回迁房和经济适用房组成,都是高层住宅,交付至今已经有8年的时间,楼道里堆放杂物,成了家常便饭。
记者随机走进了2号楼2单元查看情况,刚一进单元门就有三辆电动车停放在这里,旁边的墙上贴有禁止停放非机动车的提示,这一单元共有25层,到达楼顶后记者开始顺着疏散通道往下走,发现有居民将自行车放在这里,在21层,有住户将杂物从电梯间一直堆放到了疏散通道,其中不乏泡沫箱,纸盒,地毯等易燃物品,从17层开始,占用疏散通道堆放杂物的现象开始集中出现,木柜纸箱和塑料制品随处可见,杂物较多的地方只能一人通过,在每一层的疏散通道里,物业都张贴了写有“疏导通道严禁堆放物品“的提示,显然被无视了,而从25楼到1楼,所有的常闭式防火门全部处于敞开状态。
如此多的居民在疏散通道和楼梯间堆放杂物,存在消防隐患,小区物业又是什么态度呢,在进出小区的岗亭里,记者找到了物业工作人员了解情况。
记者通过物业工作人员了解到,在疏散通道里堆放杂物是个别居民的私人行为,小区物业定期都会进行治理,检查前先向业主下通知自行清理,到期不清理的物业再集中清理,10月份的检查因为国庆中秋假期原因,暂时还没有进行,现存的杂物都是上个清理周期后居民堆放的。除了疏散通道的畅通外,出现火情,救援车辆到达现场的道路同样需要畅通无阻,在李沧区滨河支路,市北区乐安二路,道路为双向交通,并没有施划停车泊位,两侧都是老旧小区,居民们的巨大的停车需求,将道路硬生生的变成了”单行道“。
采访中,附近居民告诉记者,这些老旧小区的大都建于90年代,消防设施不如新建小区完备,一旦出现火情,要想消防车辆近距离到达现场救援,一是需要职能部门动脑筋缓解大伙的停车难题,也要居民们自觉规范停车给救援车辆保畅。
随后,记者拨打了96119火灾隐患投诉电话,将采访发现的火灾隐患进行了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