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业业都是是一本生意经,今天我们跟随异乡人小谭,看看他是如何在地摊上,用自己的独门生意经,来实现自己的青岛梦。
俗话说,早期的鸟儿有虫吃。
凌晨两点,小谭的虫儿已在远方等着他。
在奋斗这条道路上,小谭的选择很简单——海鲜摊主。
只不过,想把摊位打理得明白,养活一家四口,并不是一件简单事。
2:26,小货车沿着环湾路奔向城阳,这么早去市场进货,暗含玄机——
一年四季,除了封海的月份,每天,小谭都驰骋在条道路上。
凌晨三点的海鲜市场,没有午夜的宁静,街道上一片喧嚣。
打提前量,规划时间,细节的处理,足以显示小谭的老练。
身旁是穿梭的三轮摩托,脚下是泥泞的海水;在这笼罩着腥味的气息中,摊主们就像一只只繁忙的小蚂蚁,寻找着自己的货物。
市场最里面的一角,是小谭最关注的地方,这里是海蟹交易的场所。
由于货少,小谭的脚步很急,一进入市场,便四处询价。
中秋吃蟹,挑选最肥的蟹子,摆上自己的摊铺,便是今天凌晨的主题。
昨晚捞出来的大螃蟹,经过一夜的长途奔波,从各地的港口汇聚到海鲜市场。
小谭穿梭在商户中,货比三家。
货源少,似乎也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大箱货里别有洞天,眼前三十二箱海水里,便盛放着成筐的海蟹。
小谭想要杀价,可对方压根没有回应。
紧俏的货源,让这些张牙舞爪的蟹子趾高气扬。
虽说没有杀下价格,总算是拿到了一筐不错的货,小谭脸上的表情也轻松了不少。
十分钟,蟹子转运到小谭的厢货。
来不及休息,小谭转身又返回了鱼市。
石斑、黄花、鸦片鱼,同样是小谭主营的海鲜货物。
一个小时后,采购的货陆续来到了停车场。
好货才能卖上好价格,这是小谭的独门生意经。
收拾利索,时针指向凌晨四点半,我们踏上了返程之路。
清晨五点,天色渐亮,市场内商户们陆续支起了摊。
来不及休息,小谭一边支起摊,一边聊着自己的摊位。
五米多的摊位,占据最关键位置的,依然是这些价格不菲的大螃蟹。
价位感人,大部分人望而却步。
想在高手林立的市场立足,必须有自己的拿手绝活;小谭的独门绝技便是挑螃蟹,只要螃蟹进了他的手,肥瘦程度全掌握。
凭借这门绝技,小谭成了这家市场里的蟹子王。
不过,小谭并不这么认为,他说诚信才是最关键的。
从事海鲜行业十多年,小谭深谙行业之道;而支撑小谭走下去的道理很简单:一分钱一分货。
清晨六点,天色大亮,市场里人声鼎沸,小谭也迎来了销售的黄金时期。
有着自己的蟹子阵地,货物又是上好的鱼类,小谭的买卖异常火爆。
用下半年的努力,来弥补疫情期间失去的两个月时光;小谭用这六米摊位,养活着一个家,也成全着自己的青岛梦。
而奋斗,便是这时光穿梭中,小谭额头上渗出来的滴滴汗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