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从签约落地到竣工达产,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市在打造良好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设立服务专班,让机关工作人员走进项目现场,靠前服务,解决难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眼下,董家口经济区益凯新材料项目车间里的高性能橡胶生产线正加紧生产,用这种新材料制备的轮胎,综合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目前,企业日产能达到30吨,产品供不应求。
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一部部长柳海江:“我们这个项目采用的完全自主研发的新型化学炼胶技术,改变了橡胶行业百年以来一直沿用的橡胶和填料物理干法混炼方式,同时在绿色制造、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兼具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在落户之初却险些“夭折”。2014年底,益凯新材料签约落户董家口经济区,正当项目方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在节能审批环节却被卡住了脖子。
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副主任刘世明:“一年总的能耗是42万吨标准煤,能耗的量非常大。”
为了使项目能够落地,董家口经济区成立服务专班,与益凯新材料一起优化能耗解决方案,企业也加紧科研攻关,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将能耗降低到每年16.98万吨标准煤,年产能也由13.3万吨增加到30万吨。
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邢涛:“项目是多种新技术、多种新装备、多种新材料、多种新工艺、多种新产品的集成创新,也是国际橡胶工业历史上第一个大型产业链集成的创新项目,属技术探索的“无人区”。”
能耗问题解决了,可在项目要启动建设的时候,供电问题又成了拦路虎。服务专班积极协调供电、规划、土地等相关部门,建成220千伏变电站,满足项目建设和生产用电需求。
益凯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运营总监邢涛:“可以说,没有董家口经济区的耐心和服务,我们的项目很难走到这一步。”
董家口经济区管委副主任刘世明:“项目从意向签约到竣工投产,经历了6年,我们专班也跟踪服务了6年,这个项目技术上在全世界都是领先的,市场上也有广阔前景,为了让这个行业龙头项目真正落地,这6年时间也值了。”
为推进项目早建设、早竣工、早投产,我市对照全省十强产业及15个攻势,成立15个产业专班,各区市、各功能区也专门成立重点项目服务专班,进现场促开工,帮助解决难题。得益于上合示范区服务专班的保障服务,上合生物医药产业园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实现全面竣工,园区同时面向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他国家进行招商,目前与俄罗斯、德国、美国的8个制药项目达成入驻协议。
九龙生物医药产业集团董事长刘乃山:“市里成立专班支持我们,项目进展很快,没有他们的支持,是万万不得,比如说干的过程中,开绿灯,我再掐住质量,尽快把这些项目落下来。”
帮着项目跑手续、争取贷款贴息、专项奖励,产业专班的贴心服务,有效推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在建项目4816个,新开工项目1553个,同比分别增长40%和26.7%;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高于全国、全省7.1和2.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