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也给市场主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面对动荡的市场环境,青岛海湾化学有限公司主动求变,从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坚持不懈推进自主创新,深度挖掘国内市场潜力,培育竞争新优势。
眼下,海湾化学聚氯乙烯二期进入最后的联动试车阶段,预计9月下旬投产运行,届时,企业聚氯乙烯的年产能将达到80万吨,稳坐国内头把交椅。时间退回到今年春天,项目负责人张延平却在为设备的安装调试发愁,因为受疫情影响,英国专利商的技术人员无法来青进行现场指导。
项目一期建设时,外方有三四位技术人员前来指导,每人每天的收费都在1200美元以上,二期如果采用网络远程指导,除了费用,外方还提出只能在欧洲的上班时间进行咨询,这让海湾化学上下意识到,如果“卡脖子”的技术不解决,只能受制于人,所以自主攻关成了应对危机的唯一选择。
为了啃下这块“硬骨头”,海湾化学的技术攻关团队每天加班工作到深夜,经过不懈努力,逐步突破了外方对这项技术的封锁,安装调试时间也缩短到外方团队的一半。
项目投产在即,但全球市场却因为疫情严重萎缩,聚氯乙烯80万吨的产能能否得到全面释放,成了另一道难题。为此,海湾化学瞄准国内需求积极开拓增量市场,公司领导和销售人员每月走访十几家客户,今年以来共开发了30多家聚氯乙烯新客户,并个性化地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
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上半年动荡的市场环境并没有减慢海湾化学在化工领域开疆拓土的步伐。除了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双酚A、环氧氯丙烷等项目建设也在加快推进,预计到2022年,销售收入将达到14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