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5月4日,一场由青岛主权问题引发的风暴,开始席卷大江南北——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了。“还我青岛”这句震撼人心的口号,把一座年轻的城市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系列报道《五四运动与青岛》,今天播出第二集:五月的风。
馆陶路49号,五四运动与青岛陈列馆。丰富的历史史料,让人们重新回到百余年前那个不寻常的历史时刻。
内忧外患、民族危亡之际,青岛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了一起。1919年5月,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来,民众长久以来积累的屈辱与愤懑达到了极点。
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高呼“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口号,要求北京政府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争回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 “五四运动”的大幕正式拉开。
外面风潮正起,处在风暴中心的青岛也不再平静。明德学堂的学生在校长王守清的组织下,突破日本占领者的高压封锁,率先行动起来。
工人罢工,商人罢市,五四爱国运动如同烈火迅速传遍全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在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丰富的历史展陈结合立体的声光动画,引导观者重温那个风云激荡的历史瞬间。
在全国民众抗争怒潮的鼓舞下,中国代表最终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把日本企图通过一纸合约独占青岛和山东的美梦彻底击碎。五四运动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光阴的风吹拂下,时代扉页翩然翻过。五四百年,它的精神从未消逝,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理念一代代薪火传承,指引后人前行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