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青岛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相关情况。
《青岛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由青岛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会同九部门联合编制,这是青岛首部全要素统筹的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
《修复规划》以全面提升生态安全屏障质量、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为目标,提出了“安全持续、蓝绿交融、和谐共生、乐活宜人”的生态愿景,明确了全市生态保护修复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到2025年,着重抓好青岛全域生态保护红线、重点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地等区域的生态保护和修复,解决一批重点区域的核心生态问题;到2030年,自然生态系统的质量和稳定性稳步提升,抵抗自然风险的能力有效提升,山水林田海岛湾城一体化保护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修复规划》涵盖六方面内容,包括:问题识别与综合评估、明确生态保护底线与规划指标、确立全域生态修复格局与分区、制定生态修复策略和主要任务、划定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区域、谋划生态修复重点工程与项目等。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耕地保有量、森林覆盖率、自然岸线保有率等约束性指标。构建“一海一原一城,三屏一轴多廊”的多层次、网络化生态修复格局。划定覆盖全域的生态修复分区13个,划定水环境和水生态、湿地、海洋、森林、矿山、耕地、农村和城镇等8类生态保护和修复重点区域,精准布局大沽河流域一体化、城市生态品质提升、生态保护修复支撑体系等9大类24个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