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青岛的最大机遇,也是改革发展的最大动能。作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青岛承南启北、贯通东西,具有“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乘着开放的东风,青岛这座联通世界的开放之城,积极融入国家开放大局,稳步拓展制度型开放,建好用好高能级开放平台,全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开放是青岛最鲜明的城市底色,拥抱世界的青岛也推动着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诞生于青岛的海信,与这座城市一样具有开放的基因。近二十年来,企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推进属地化研产销协同,促进海外业务发展,以“中国智造”的形象稳步走向世界。纵深布局视像产业生态链,海信聚焦家庭、商用、车载3大场景,自主研发的ULED X和激光显示两大高端技术平台全球领先。2023年,海信整体海外收入达到858亿元,占集团整体营收的43%。
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青岛啤酒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开放之路。成立121年来,从年产量1200吨的地方性啤酒小厂,到年产量800多万吨的全国性啤酒集团,再到远销1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连接数十亿消费者的世界级啤酒品牌,青岛啤酒持续打造以“青岛啤酒节+城市推广+商旅文化”为主题的国际节会新模式,坚持“高品质、高价格、高可见度”的定位,提升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让啤酒有了更加鲜明的中国味道。
如果说“扬帆出海”的本土企业,传递出青岛开放的信号,那么一众国家级开放平台,则为青岛更高水平开放插上了双翼。作为我国面向上海合作组织国家开展地方经贸合作的国家级平台,上合示范区承担着“凝上合力量,筑开放高地”的重任。目前,上合示范区已开通中欧班列线路32条、累计开行3200多列,通达上合组织国家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23个、城市54个。越拓越宽的国际物流大通道,赋能青岛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区域合作的“出海口”。
联通东西,跨越山海,上合示范区为共建“一带一路”注入新活力,而以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青岛自贸片区,则坚持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不断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试制度、闯新路”。青岛自贸片区获批设立五年来,累计推出326项制度创新举措,形成79项国家、省级层面复制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累计实现外贸进出口超8000亿元,新引进世界500强中外投资项目72个、累计达到171个,过千万美元外资项目89个、过亿元内资项目758个。
波澜壮阔四十载,东风浩荡谱新篇。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青岛不断用新的视野格局、新的体制机制,更迭与时俱进的意识观念,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不断跃迁,全市生产总值从1984年的71.8亿元增加到2023年的15760.34亿元。站在新的起点,这座联通世界的开放之城将勇立潮头、破风逐浪,奋力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