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一周左右,青岛340多万亩小麦将陆续开镰收割。收获季的到来,本令人高兴,可是,在平度多个镇街,种植户们却喜忧参半。村里的道路去年实施了“户户通”工程改造,开挖后一直无人施工,至今已停摆了半年多,如何把收获的小麦运回家成了摆在眼前的问题。
6月3日上午,在两名邻居的帮助下,平度市旧店镇斜岭前村村民程先生,终于把农用三轮车从胡同抬到了村里的主路上。
程先生说,这种想出门先抬车的日子,已经持续了半年多,而问题就出在“户户通”工程上。连续多年实施的“户户通”工程,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大民生工程,也是关乎农村发展、村民出行的重要民生实事。去年11月,“户户通”在斜岭前村启动,然而村内六条胡同道路开挖后,至今未进行路面硬化。6月3日记者采访时,正赶上小雨刚停,“开膛破肚”的胡同比其他道路低了十多厘米,路面泥泞不堪,难以下脚。
“户户通”成了“半拉子”,备受困扰的村民曾多次向旧店镇政府相关部门反映,但情况丝毫没变。眼看着夏收将至,村民愈发着急。而记者咨询旧店镇政府后被告知:工程何时完工,只能看天。
与群众息息相关的民生工程停摆半年之久,相关部门非但没有及时补救,反而把责任甩给了天气,如此答复,如何能让群众满意?
民生工程成为“半拉子”,给群众添堵、让群众不满的情况,在平度并非个例。同和街道西侯家庄村同样在去年11月启动“户户通”施工,至今仍有5条胡同路面未硬化。
群众着急不已,属地政府却从容淡定。6月3日,同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这项工作已经“安排了”。
为群众办实事,必须有“钉钉子精神”的务实作风。而现在,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相关部门却只安排、不落实,甚至出现各执一词的情况。就在去年11月,《今日聚焦》曾曝光平度市“户户通”工程频现“半拉子”施工。曝光后,当地政府郑重承诺,切实转变作风,确保高质量按时完成任务。时隔半年后,受此类问题困扰的村庄仍多有存在。白沙河、旧店、店子、云山等镇街的十多个村庄,都存在“户户通”先启动再停摆,从去年年底停工至今。
工作推进难免遇到各种困难,但最关键的是,相关部门要科学统筹、合理规划,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面对问题“被动等待”或者“只做安排”,当“甩手掌柜”。
本台短评:民生实事不能办成“半拉子”
“户户通”工作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近年来,省市两级先后出台工作方案,加快推进实施,力求让相对薄弱的农村道路得到改善。按照工作方案,到2020年底,全市农村通户道路要基本实现硬化。可是,在平度,一条条施工停摆的道路,显然与全市目标有差距,同时粗放的施工更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这些问题,甚至在持续投诉下,都未能引起当地的重视。群众的急难愁盼面前,是什么导致了问题被忽视呢?眼下,麦收将至,希望曝光问题能抓紧整改,尽快打通农民的丰收路,确保夏粮颗粒归仓。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