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青岛市区的最低气温达到零下15.9度,刷新了1961年以来零下15.1度的最低温纪录。破纪录的低温天气,也让岛城一些河流和近岸海域结了厚厚一层冰。李村河、大沽河、鳌山湾等水域都被冰所覆盖,而胶州湾海域海冰范围达到100多平方公里,占整个胶州湾海域面积的三分之一。
上午,记者在李村河中游看到,曾经流水潺潺的河道中,河水已经凝结成冰。放眼望去,河面上白茫茫一片,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刺眼的光芒。
全长17公里的李村河,是岛城市区最大的水系。据了解,河道大范围结冰,是李村河多年来罕见的景象。河道管理人员告诉记者,河道结冰的厚度不一,部分冰面下仍有河水流动,因此,市民赏景时务必远离河面,不可在冰面上行走。
低温天气也让大沽河胶州段开启了“冰封”模式。目前大沽河胶州河段蓄水量达1200多万立方米,比往年同期多三倍以上。低温之下,水量丰沛的大沽河变成了难得一见的“冰河”,吸引不少市民观赏、拍照。
为防止附近居民破冰钓鱼或下河滑冰,大沽河服务中心安排巡逻队伍,每天沿河开展安全巡查,并在关键位置设置了警示标识。
受持续低温影响,这几天,即墨区鳌山湾海域的海冰面积持续增大,冰情在最近十年同期,都属于偏重水平。记者在青岛蓝谷人才公园看到,海岸滩涂上的海冰最厚处已达10厘米左右。
专家提醒,冰情将给海洋捕捞养殖、港口运输等行业带来一定影响,相关单位和个人要密切关注冰情变化,提前做好准备,及时采取防范措施,海岛居民还要提前准备过冬物资,沿海居民切勿开展冰上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