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青岛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共同主办的2020年第四季度“青岛好护士”人选正式出炉,共有10人入选。
丁秀娜,青岛市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科护士。疫情期间,青岛市口腔医院接收的患者以急诊为主,而丁秀娜所在的科室就承担了急诊的主要工作。就诊过程中,部分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焦虑不安情绪,丁秀娜便尽力帮助他们,努力用真诚交流,搭起护患之间的信任桥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白衣天使的神圣职责与使命。
于蕾,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消化科主管护师。2月9日凌晨,于蕾接到通知驰援武汉,来不及跟家人告别,便收拾行李立即出发。经过52天的奋战,于蕾所在的病区患者清零、医护人员零感染。时隔半年,于蕾再次接到新冠支援任务,驻点支援青岛市第三人民医院。作为一名有援鄂经验的护士,她出色完成了支援工作。
王超,青大附院儿童器官移植科副护士长。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王超成为青大附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队员。作为医疗队第一批次进入病房的护士,在冒着可能暴露的各种风险下,他主动承担起队危重插管病人的护理工作,帮病人渡过营养关和感染关,成为患者的守护神。
王菁,市北区兴隆路街道联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科主管。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王菁义无反顾冲在抗疫一线,承担中心的预检分诊工作,严格把关每位就诊的患者。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护理工作者,王菁全心全意、脚踏实地,奉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无愧为最美基层守护者。
尹艺睿,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肝病五科主管护师。疫情爆发后,尹艺睿成为青岛市第五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驰援武汉。在52天的隔离病房护理工作中,她严格执行防护流程,熟练完成各项护理操作,不畏艰险,关爱患者,发挥临床护理能力和应急感控能力,用实际行动扛起了抗疫使命担当,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汤晓南,市南区人民医院国医馆及外科病区总护士长。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旁观者的全民战争,疫情来临,汤晓南主动请缨,承担起组建留观病房的重要任务。5月24日,汤晓南刚卸下抗疫盔甲,又开启了为其三个月的对口支医帮扶工作,走进大山为88名百姓义诊,用爱坚守护理岗位,担负起这身白衣赋予的职责与使命。
张婷婷,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张婷婷跟随大部队奔赴武汉。在隔离病房里,她穿着密闭的隔离服,戴着三层手套,让原本简单地打静脉针变得异常困难。但她没有退缩,以平日积累的操作经验,一遍遍地寻找合适的血管,成功为患者们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了患者因穿刺失败带来的痛苦。
杨洁,青岛西海岸新区灵山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主任。作为灵山岛上卫生健康服务的“先行者”,杨洁身兼数职,扛起了公共卫生和扶贫重任,克服了重重困难,摸索出海岛工作新思路,有效解决了困扰了岛上居民多年的“看病难”问题。每周,杨洁都会固定巡诊送药,遇到经济困难的家庭,还会自掏腰包为他们解决困难,她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鲁滨逊护士”。
姜萍,青岛市市立医院本部院区发热门诊护士长。新冠疫情发生后,姜萍第一是时间递交请战书驰援武汉。战疫期间,她担任医疗队青年突击队副队长,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视病人如亲人,为卧床的病人打水喂饭,擦屎端尿,还自掏腰包为病房里的中考女生购买上网卡,帮助其进行网课学习。在武汉的那段抗疫岁月,她用行动诠释了白衣天使的职责。
徐超,平度市人民医院医务社工部主管护师。在隔离病房,徐超与新冠肺炎患者近距离接触,测量生命体征、采集鼻咽拭子,同时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6月,徐超被调离到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门诊。为了当好“守门人”,她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认真细致地登记患者信息,在平凡岗位上,为新冠疫情防控贡献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