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2020年注定是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严峻复杂的形势,青岛抓住机遇,找准更高定位、锚定更高目标、树立更高标准。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纵深推进开放创新改革。在这一年,青岛融入“双循环”格局,凸显“双节点”价值,城市定位有了青岛高度;疫情防控反应迅速、投资增势跑出青岛速度;打造世界工业互联网之都、产业变革推进青岛深度;以城市之名成全创业梦想、顶格致敬彰显青岛力度;引领胶东经济圈一体化腾飞、龙头带动作用展现青岛气度;实施现代化治理,让城市更有青岛温度。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市民心气更顺、更高。
从今天起,本台推出特别策划《变局中的“六度”空间》,展现一年来青岛在融入新发展格局中的新打法、新成效、新担当。首先请看第一篇《青岛高度:融入“双循环”格局凸显“双节点”价值》。
12月22日,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管委会与日本最大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欧力士(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欧力士将在青岛投资成立中日产业运营总部平台,助力中日企业双向互动、合作发展。
临高台而晓四方。今年,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青岛站在全新的坐标系中重新思考城市定位。在国内大循环中,青岛是东部沿海发达城市,是黄河流域的经济出海口,是推动黄河流域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重要平台,有连接南北、贯通东西的“双节点”价值。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青岛是东向日韩、西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节点。
青岛独特的枢纽作用得到市场高度认可,今年以来,“城市合伙人”纷至沓来,北汽整车制造总部基地、华夏基石(中国)企业总部基地、中国中铁晋鲁豫区域总部、大唐网络青岛机器人总部基地、竹云科技北方区总部、科大讯飞山东总部等一批引领性项目先后落户青岛,更多企业将青岛作为辐射北方的重要基地。
站在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青岛勇当先行者,不断创新路数打法。以会为媒,搭建重大会议和会展平台,成功举办全球(青岛)创投风投大会、2020·青岛·“一带一路”陆海联动暨黄河流域开放协作会议、2020中欧企业家峰会青岛论坛、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等一系列重量级会议,激发城市活力,带动产业发展。
顶格推进的“国际客厅”更是青岛集聚全球优质资源,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创新探索。今年以来,青岛搭建起面向韩国、日本、德国、以色列、上合组织国家的“国际客厅”,为进入中国市场的各国企业、商会和有意对接国际市场的中国地方政府、企业提供平台,推动各种资源在青岛集聚耦合。
港口航线是观察城市开放度的另外一个直观“窗口”,今年以来,山东港口青岛港这一前沿门户不断扩大内通、外连的辐射力,海铁联运“遍地开花”,18个内陆港密布丝路,68条海铁联运班列贯通欧亚,构建起东西互济、陆海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在疫情冲击下加速演进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青岛的开放大门越开越大,“双节点”价值开始释放市场红利。
据青岛海关统计,今年前11个月,青岛市外贸进出口总值5719.6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7.5%。其中,出口3425.9亿元,增长13.1%;进口2293.7亿元,增长0.2%。进口由负转正,增速增长0.8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