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网络视频引起大家关注,江苏一名学生家长在视频中大呼:“我就退出家长群怎么了?”这位家长认为,老师在班级群内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让家长承担本该老师承担的工作和责任,他无法忍受。这位家长的苦恼,在网络上引起不少人的共鸣。那么,家长群变为“压力群”,在岛城存在类似情况吗?家长和老师又该如何做好配合,合理使用家长群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这位学生家长表示不满的视频,一经发布便得到了不少家长点赞,很多人表示,这位家长说出了他们想说却不敢说的话。
作为家长、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家长群建立的初衷,是想通过更加便捷的手段传达通知、互动交流,实现家长对学生动态和班级工作的及时掌控,可不少家长却因为老师在群内布置各项事务,导致自己压力陡增。那么,在岛城,老师和家长们是怎样使用家长群的呢?
采访中,一些学长家长表示,家长群给交流沟通带来了便利,但也有部分家长称,部分老师会通过家长群布置手抄报、手工制作等课后作业,由于制作要求超出了学生能力,因此这些工作成了家长们的负担。
还有家长表示,一些老师会在群中要求家长检查孩子作业,但由于时间、精力、能力不足等原因,很多时候自己无暇对子女的课业进行辅导。
那么,本意是为沟通交流带来便利、合力辅导教育孩子的家长群,为何会被一些家长视为“压力群”呢?教育专家分析,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一方面在于个别教师责任心缺失,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便捷的通讯方式,也为转嫁压力提供了条件。专家建议,合理使用家长群,建立和谐的家校关系,首先要提升教师的责任意识,同时要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进行明确分工,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