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子成龙这是每一位家长共同的心愿,因此都会不惜重金给孩子报兴趣班,让孩子多方面发展。西海岸新区的张女士就斥资十万块,给孩子报名学滑冰,不料,滑冰场出了变故,想要退费成了难事!
想起来这件事,张女士就气不打一处出来。张女士说,去年4月份,她带着孩子来融创茂喜悦滑冰场滑冰,当时孩子滑的不错,就充值了1万,让孩子继续学习。在去年9月20号的时候,商家推出了优惠活动,充值10万送2万,当时因为想让孩子在滑冰的道路上继续发展,于是张女士就充值了10万元。
张女士:“然后年底正好赶上疫情,疫情期间冰场就停了,停了以后等冰场再给我们打电话说营业的时候,我们来的时候,教练都不在了都离职了,然后我们当时买的课包是指定教练的课包,我们现在要求退费。”
张女士提供的课包凭证显示,当时她购买的是10万国家级教练的课包,加上商家赠送的两万元,卡里共有12万的课时费,一节课是200元至400元不等。现在,课时费还剩下8万9千多。张女士说,当时买了这么多课就是奔着一位姓焦的国家级教练来的。现在教练不在,她也不想让孩子继续在这里学习了。
张女士:“从五月份到现在了,我们去了融创冰场无数趟,然后他们也是在推脱不给退。手机画面张女士:这是我跟财务的聊天记录,我也有跟她打过电话,发过信息,催这个退费的事情,全是搪塞,不是系统再升级就是公司没钱,他们就是不想给解决,一直在拖延。”
聊天记录显示,对方一直以系统升级或者公司没钱为由,迟迟不给退课时费,这让张女士很是失望。而要求退费的还不止张女士一人。
薛先生:“我现在还剩下9600元的学费,他们现在的退费方式是非常不合理的,这是将近六个月了,一直没跟我没退下来,也没说不退,就是一直说以公司没有钱的名义来推辞这个事,因为当时光这个退费申请表,就让我们填了五次。”
从五月份开始,薛先生就一直要求喜悦滑冰场退费,现在已经过去5个多月了,退费的事一拖再拖。期间她也找过市场监管部门。
薛先生:“他们当时给了2次答复,是说他们的权限只是催促。”
那究竟这个费用该不该退?合同上是怎么规定的呢?张女士说,自己手上并没有合同。
张女士:“我们家长手里是没有合同的,合同应该是在他们公司里,但是就算有没有合同,我们交这个钱在这,我们的课确实也没上,那确实也是因为他们的原因,那么教练离职,无法给我们孩子提供这个服务,所以说理应退费。”
针对家长退费的要求,喜悦滑冰场会做何解释?行动员与家长一起来到了西海岸新区融创茂一层的喜悦滑冰场。
喜悦滑冰场负责人王女士:“如果退费的话咱们走相应的流程,这个钱因为我们是属于分公司,这个钱也是进了总公司的账上,进不了我们分公司的账,也不可能说让我私自来拿这部分钱退给你们,我们该提报的也提报了,然后人家公司也有一个审批流程。”
负责人王女士表示,钱都是进入北京总公司的账上,眼下公司已经在走退费流程了,不过对于这个说法家长们并不认同。
喜悦滑冰场负责人王女士:“(家长:几个月都审批不下来吗)这个事你上北京,咱也能去,咱也可以去北京问问咨询咨询都行,因为有一点,我也走我的流程来审批了,我也跟公司也提到了,但是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直得不到解决,(薛先生:我们在你们这交的费,你现在让我们去北京要钱,你刚才是这个意思是吧)我觉得您看,您要是持这样的态度的话,我是什么话都没法跟您说了(薛先生:我们之前等是什么态度,我们等了你们好几个月是什么态度。)”
现场,王女士表示不方便透露更多信息,也拒绝进一步协商。行动员通过天眼查平台查询到,这家滑冰场的公司名称是青岛悦冰体育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姓关,行动员多次拨打电话均无人接听。随后,行动员又查询到公司总部名为喜悦天地(北京)体育管理有限公司,行动员拨打了负责人关女士的联系电话,对方却表示不是本人。
公司总部联系不上,家长的退费要求何时才能实现呢?行动员联系了西海岸新区灵山卫市场监督管理所。
工作人员:“之前收到这个投诉,我们也进行了调解,第一时间约谈青岛悦冰体育管理有限公司,当时她也是反应因为疫情原因,经营不太好,我们也进行了调解,一部分已经退款了,有的说退但是拖得时间比较长,原来说尽量做到今年年底之前都退完,如果确实不退,根据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不退我们可以处罚,如果说下了处罚,之后再不同意调解,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姑且不说投入数万元学费,不是小数目,即便是几百几千的费用,也不能随便打水漂,该有一个合理的说法。那么,事情该怎么办?遇上类似的状况,该如何快捷有效的解决?今天的新观点,一起来探讨,翼展。
经营是全国连锁监管又怎么各自为战
世界任评说,听我新观点,大家好我是翼展。听到喜悦滑冰场,一开始我就觉得这个名字挺耳熟,仔细一想,去年年初啊,多家媒体报道过,百丽喜悦滑冰场关门欠费的事,我还去采访过,关了门消费者退卡难,最终给出个答复,退费是不给退的,大家没消费完的可以到西海岸融创喜悦滑冰场去消费,一个在奥帆基地附近,一个在西海岸新区,送孩子去滑冰,油钱也不便宜。当时北京总部说这是青岛店个人行为,青岛店就说钱给总部了,这套说辞是不是跟报道中的特别像啊。2011年昆明喜悦滑冰场关门,欠费百万,2017年西安太奥广场喜悦滑冰场关门,客户退费难,今年淄博银泰城喜悦滑冰场曝出撤店传闻闹得人心惶惶最后负责人出来说是试营业,但是确实遭遇经营压力,屡次不靠谱的经营行为,让人不由得担心在融创喜悦滑冰场办卡的朋友们,这笔消费究竟安不安全。这里面涉及了喜悦滑冰场的经营模式,加盟,不是总部直营加盟商与品牌的关系,就是我用你的品牌,在某个地方进行经营,不论是健身房,滑冰厂,在进驻商场的时候,基本不会有品牌总公司来签入驻合同的,都是通过项目公司来签,并且加盟商与品牌方之间也会有协议,品牌方借此可以撇清法律责任,而当加盟商经营出现问题,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就对加盟商进行列异处理,如果我加盟商铁了心得跑路,最终还是要走到打官司这一步。也是因为如此,才让喜悦滑冰场在一家店失信的情况下,其他店依然能继续经营。因为品牌是一个,公司却不同,其实在我看来有过前科的品牌,即便是加盟,也应该受到更多的监管,是不是能在列异之外给出更多的限制?可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当融创喜悦滑冰场跟总部踢皮球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消费者无力,监管部门无力,被商家占尽先机,等协调,协调下来你好我好大家好,协调不下来了?你打官司该告谁去哪告你都得仔细研究研究,作为消费者来说,咱办卡之前多了解了解,有些卡,慎重办,即便是大品牌咱也需要多了解一下,不重视声誉的商家,他对消费者能给几分保障?同时也期待监管的完善,杜绝这种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商家,商家都已经全国联网了,我们的监管又怎能各自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