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作业,并不是人类自古熟知的范畴,感觉上有些神秘又变化莫测,今天的奋斗者从事的行业,就跟水下环境有关。虽说刚刚走出校园才两年,但他早有规划,创业的时间可远比毕业的时间长很多。
在城阳区一个小型的加工大院儿内,江克洲走进了他的制作车间。
水下救援、海洋探测,这是一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领域。推开江克洲办公室的门,获奖证书、荣誉称号摆了满满一桌子。
自2017年4月起,以江克洲为首的水下机器人团队,曾获得包括微创客高校挑战赛全国总冠军、大学生创业大赛山东省金奖等多项荣誉。
政策好、科技兴国,这是江克洲对自己从事行业的总结。
江克洲,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本科四年加上研究生三年,七年时间,江克洲将所有的精力,全部用于钻研自己主攻的方向:海洋机器人及海洋光学探测。
为何将目标锁定在水下机器人?还要从江克洲上学期间,一次出海实验说起。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江克洲与当地的蛙人们交谈起来。
了解了蛙人频繁下潜上浮的辛劳与危险后,江克洲深深的被触动了。
不过,触动的同时,也带来了思考。
水下机器人代替人工作业,这就是水下机器人这个想法的初衷。
而那时的江克洲,还没有毕业,只是一个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
就这样,还没毕业的江克洲,和其他五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凑钱成立了公司,当上了老板,操心起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几个有为青年,参加了全国的科技创新大赛,并斩获多个奖项,江克洲的事业蒸蒸日上。
可水下机器人还是个比较新兴的领域,他的团队,在研发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
机器人舱体或连接处出现问题时,大多肉眼不能辨别,想排查问题根源,耗费了团队的大量精力。
好在,在与厂家约定的交货日期前一天,他们终于组装好了机器,并一路驱车前往江西省九江市。
那是一次以失败告终的演示,技术不精、队友退出,创业之路充满坎坷。
有过失落、有过难堪,但在江克洲看来,经历过多少挫折,就能有多少收获。
困难不少,江克洲并没有停止脚步,他查阅大量资料、咨询各种专家。
经历无数次失败,在团队的不断努力下,一个个技术难题被成功攻克。
术业有专攻,展望未来,江克洲说,他会不忘初心,将继续奋斗在海洋科技创新的这条道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