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精神卫生日。对于老年人来说,退休后社会角色和生活内容的转变、随年龄增长而来的生理机能和认知功能衰退、空巢现象的加剧等等,都有可能让他们的精神世界蒙上一层阴影。因此,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问题也备受关注,尤其是老年抑郁症。那么,老年抑郁症都有哪些表现?又该如何预防呢?
上午九点半,青岛广电新闻中心健康工作室走进镇江路街道东仲社区,邀请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副主任衣磊为社区居民普及老年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衣主任用科学理论结合实际案例的方式,让社区居民受益匪浅。
据了解,目前老年抑郁症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大脑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遗传以及社会心理等因素有关。那么,大家该如何辨别家里的老年人是否患有抑郁症呢?
据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发布数据显示:2019年岛城60岁以上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为12.89%,可以说抑郁症已经成为老年人常出现的心理疾病。最近几年,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抑郁症患者的门诊量较十几年前有了几倍的增长。要想远离老年抑郁症,提前预防很重要。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三科副主任衣磊:尽可能地去适应离退休的生活,然后增加自己的兴趣,加强一个交流,再就是说应该跟家庭的支持,包括社会支持力度应该更大一些,当然如果已经出现抑郁问题,而且严重影响到生活了,我们建议还是及时地就诊。
医生介绍,如果老年人患上抑郁症得不到及时治疗,后果将会很严重。患者一旦产生自杀的念头,自杀成功率将远高于中青年抑郁症患者。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老年二科主任孙平:药物可以帮助我们老人睡眠改善,情绪改善,那么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会把老人的心里,进行一个正确引导,康复的工作更多地集中在老人一些生活的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