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出自生活,这是叶帆对自己半生文学创作的概括。1953年生人的叶帆,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文化程度算不上高,在那个年代,和大多年轻人一样,1970年,叶帆进入青岛啤酒厂,当起了一名普通的工人。
在麦芽飘香的空气里,叶帆寻觅着属于自己的另一条人生大道。转场
小时候的叶帆和其它文学名家一样,对于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不惜采用“极端”手段,读书是他当时最开心的事儿。
这堂课的出现,让叶帆第一次认识了文学,认识了小说,也成就了他日后的辉煌。
每次回到青岛,叶帆就会将出差的趣事记录下来,慢慢的叶帆开始了小说的创作。
随着年龄的沉淀,阅历的丰富,叶帆的小说开始有了名气,而最让大众所熟知的,还是那部讲述青岛历史的《跑马场》。
叶帆说过,踏上文学道路,十八岁不早,八十岁也不算晚,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不慕虚荣,不求虚名,多读,多思,多写,文字上的东西远比物质的存在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