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凉皮,饺子,排骨米饭,在这里都能找到,“种类繁多价格不贵”,深受周边工地工人的青睐,记者赶到时正值午饭点,生意那叫一个火爆,大大小小的餐桌,随意摆放在绿化带上,任凭记者随意拍摄,摊主们根本不当回事儿,只管低头挣钱。
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这处“小吃街”,最近刚刚形成,原先只有一两个摊位,后来越来越多,形成了眼下的规模,除了卫生状况堪忧外,记者在现场还发现,几乎每个摊位都配有一到两个燃气罐,摆放位置更是随意。
说到安全隐患,摊主们都心知肚明,但在收益面前,安全的事儿似乎只能排在第二位。中午12点半,这里的生意达到高峰,某些摊位甚至出现了一位难求的情况,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农民工们如此执着于在这里就餐呢?
一位不愿透漏姓名的农民工朋友告诉记者,这些摊位都是跟着附近工地走的,哪里有工程,哪有就有他们的身影。不得不说,这样的摊位,确实能解决一部分工人吃饭难的问题,但并非长久之计,一旦食品卫生出现问题,工人们很难进行维权。
如此明显的隐患,为何无人制止呢?一番沟通,记者联系上了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阳中队。
城阳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城阳中队分管队长王乃虎说,最近确实接到了类似投诉,但考虑到农民工的就餐问题,直接取缔效果不佳,目前他们正在与工地方面协商研究临时饭点的选址,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