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颜值时代,大家对于审美需求非常高。不管吃的、喝的、用的,外观漂亮是一大要求。今天的奋斗者,我们来认识一位手工大师。普通食物,经过他的手,摇身一变成了艺术品。一起来看看他的奋斗之路。
栩栩如生的孔雀,表情细致的关公,色彩艳丽的牡丹,这些犹如艺术品般的食雕,全都出自眼前这位80后大师之手。
都说十年磨一剑,岳振东用二十年时间,将这手绝活带到了世界舞台。
莴苣通过雕刻变身葡萄,胡萝卜变身玫瑰花,南瓜变身成为孔雀,岳振东用一双巧手,让世界见识了中国食雕之美。
崇尚自然,尊重刀下的每一寸食材,岳振东向徒弟们倾心传授着雕刻技巧。
提起岳振东的这双巧手,还要从他的太爷爷说起。
岳振东:我从小就喜欢动手,我父亲和爷爷、太爷爷都是做木匠。
后来,父亲由于在一次做工过程中,手指意外受伤,便极力阻止岳振东继承木匠祖业。
世上少了一位tony发型师,却多了一位岳大厨。
但是,岳振东的心思,却不在如何炒好地三鲜上。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食材雕刻,激发了岳振东身上的艺术因子。
艺多不压身,岳振东凭借自己的雕花技术,混出了一条道路。
2004年,岳振东背着双肩包,揣着一百块钱,踏上列车离开老家,开启了自己的青岛梦。
生活的磨练,并没有让岳振东迷失在都市。
他踏踏实实进入一家酒店,凭借一双巧手崭露头角。
小有名声后,岳振东等到了升职加薪。
推开家门,这是一个美满的三口之家。
吃完午饭,岳振东喜欢和孩子捏一会橡皮泥。
儿子一句无心话,让一旁的岳振东略有所思。
原来,早在前两年,岳振东辞掉了酒店的工作,专心传授雕刻技艺,成为了一名食雕培训方面的创业者。
在疫情影响下,一个月没有学员,家庭也断了收入,或许大人间不经意的表达,让一旁的儿子记到了心底。
但是,翻开岳振东的词典,我们看到的只有乐观和奋斗。
喜欢一件事很容易,但是坚持喜欢一件事很难。像岳振东这样,把爱好发展成职业,并且仍旧保持初心,需要的不仅仅是最初那点喜欢,更重要的是决心和毅力,努力的人运气不会太差,祝愿岳振东能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光、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