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复工复产正全面提速,生产企业在抓订单、抢工期,基建项目也在忙施工、赶进度。两者都是发展载体,也都应得到保障。然而,近日在胶州市九龙街道,因为一条正在大修的道路,沿线企业和项目施工方都遇到了麻烦。
位于胶州市九龙街道的建设路,西通沈海高速,东连204国道,其中,九城路到204国道之间路段长约4公里,两侧分布着机械生产、食品出口和新材料加工等20多家企业,对于它们中绝大多数,建设路是唯一的货运通道。近日,随着该路段开始大修,沿路这些企业陷入了困境。5月18日上午10点半,记者在现场看到了这样一幕。
着急走车的是建设路沿线一家肥料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头天晚上的一场大雨,让开挖路面变得越发松软泥泞。为了下午能将8吨货物按时发出,这位负责人提前找到修路施工方,但商量半天也没想出避免货车陷入泥中的办法。下午两点,雨又下了起来,企业只好让货车半路掉头,空车返回。
下雨天没法运货,即便大晴天,车走起来也困难重重。5月17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为了躲开凹陷,大货车沿着之前轧出的车辙缓慢行驶,而在有的地方,司机只能临时停车,等挖掘机回填地面后再勉强通过。
现场的施工公示牌显示,在建设路本次大修中,九城路到204国道之间路段采用全封闭、双向同时开挖的方式,工期从4月中旬持续到7月底。眼下,路面和路基已被挖除,与两侧地面形成大约半米高的落差,而挖开后露出的土层又松又软,坑洼不平,雨后更是一片泥泞,导致车辆极易陷入、寸步难行。这样一来,不仅日常运输变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随之而来的发货延误、订单取消、违约赔偿等一系列问题更让两侧企业蒙受了真金白银的损失。
既然如此,这条四车道宽的道路为何不半幅分段施工呢?按照施工现场一名负责人的说法,整体开挖是满足施工工艺、保证工程质量的要求,也经过了主管部门批准,考虑到对企业的影响,工期已经压缩了4个月,并同意运货车辆在本应封闭的施工区域通行。而对于运输受阻的问题,在现有施工条件下,他们能做的十分有限,主要是临时铺垫道路和帮忙拖车。
现场还有施工人员表示,开挖至今,几乎每天都被企业向12345政务服务热线投诉,而与此同时,工期进度和施工规范又摆在眼前,对此倍感委屈。本该共对困难、相互理解的修路施工,为何竟变成企业和施工方都不满意的尴尬局面?对此,记者联系了胶州市九龙街道办事处公路站,工作人员表示,开工前已通知企业,对施工方也做了要求。
举措虽已部署,效果却未达到预期,原因又出在哪里呢?采访中,多家企业表示,此前,除了一张道路封闭公告复印件,未收到关于本次施工方案的详细说明和可能对生产造成影响的程度,而在向施工方求助时,对方也并非有求必应。
本台短评:提升服务才能谋求“最大公约数”
眼下,多个区市都进入道路施工集中期,类似情况不乏存在。现在疫情影响尚未消除,企业的每一笔订单、每一个客户都比以往更加珍贵,这样的困境令人着急。坚决落实“六保”任务,要求我们必须聚焦企业发展,保市场主体,推动企业把损失的时间夺回来。作为政府部门,是否能体会企业之急,了解企业之需,通过更加靠前、精细、高效的服务,找到企业生产经营和道路施工之间的“最大公约数”呢?希望眼下的困境早日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