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事故多发期,救援队的工作也更加忙碌,他们常常不顾自身安危,营救被困人员于水火之中。不过很多时候,在救援人员进不了的地方,一群“小队员”也能帮上大忙,那就是工作犬。这些工作犬有哪些本领?下面让我们去青岛阳光救援搜救犬训练基地探访一下。
这只可爱的拉布拉多犬叫球球,它有一个绝活——在混乱的地方找人。
犬类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对气味的辨别能力比人高出百万倍,听力是人的近20倍。在危险发生时,搜救犬不仅可以嗅出幸存者的气息,还能听到幸存者发出的微弱声响,只要发现生命迹象它们就会大声吠叫作为提示,甚至比雷达探测仪等设备更加精准实用,因此搜救犬又被称作救援中的“特种兵”。球球虽然还是一名搜救犬中的“小学生”,不过它可有着良好的“家族传承”。
再过一个月球球就满一周岁了,在考核通过后,就可以像它的同伴一样开始工作,外出执行任务。
球球有一个好兄弟,就是我们眼前的坦克,不过他俩的“工种”不同,坦克是一只护卫犬,在遇到危险分子时,它的身手可不一般。
在青岛阳光救援搜救犬训练基地,像球球、坦克这样的搜救、护卫犬有16只,虽然训练基地是民间组织,但为了保证受训质量,工作犬每天的生活可是军事化管理。
不论是搜救犬还是护卫犬,犬只的品种选拔都相当严格,需要身体健壮、嗅觉灵敏,平均每50-60只犬中只有一只可以成为工作犬。培养一只成熟的工作犬平均需要15个月,不算人工成本,至少花费5万元。目前,训练基地的犬只负责过协助救援队找走失人员、防暴、安保、帮助刑警抓捕罪犯等工作,另外,经过训练的犬只还可以走进市民家庭,起到陪护作用。
搜救犬和救援人员默契救出被困人员的场景,以及护卫犬抓捕罪犯的画面,我们在影视作品中都看到过,殊不知培养一只成熟的工作犬,背后是训导员日复一日耐心的付出,以及犬只成千上万遍的练习。训导员视他们的搜救犬如生命,而搜救犬也把训导员当做亲人,他们彼此用信任与生命赛跑。给训导员以及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