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芽是市民餐桌上的四季菜,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量,2008年原国家卫生部和食品安全总局都对豆芽的生产、销售做出规定,并出台《豆芽卫生标准(GB22556-2008)》,从生产全流程进行了严格规范。然而在如此明确的标准下,记者却发现青岛多个豆芽生产加工点存在环境卫生堪忧、添加物不明等问题,在向多个部门反映后,疑惑不减反增。
9月29日下午,记者来到即墨区大信镇大金家村。村子中的这处民房,看似与周围住宅无异,走进去则是一处豆芽加工点,记者一进门就被苍蝇所包围。大门敞开,地面污水横流,一筐筐豆芽被直接堆在上面,现场也无人管理。十分钟后,一位自称负责人的中年妇女出现,她告诉记者,这里生产的豆芽每天会运往城阳蔬菜批发市场,而且十分畅销。
记者:一天多少斤?
即墨区大信镇大金家村某豆芽生产加工点负责人:不多,这个季节是淡季,三四千斤(每天)的样子。
在泡发豆芽的房间内,记者看到,四五十箱处于各个生长期的豆芽,挤满了整个房间。而在昏暗的房间内,记者意外发现了四五个大小不等的塑料瓶,里面装着半瓶左右的液体。这个较小的瓶体上,贴有“植物营养液”的标签,其他瓶体上则手写着不同的数字。
即墨区大信镇大金家村某豆芽生产加工点负责人:有时候出豆芽就用这个喷一喷地,消消毒什么的。
记者:在哪儿买的?
即墨区大信镇大金家村某豆芽生产加工点负责人:有时候在网上买,有时候从个人找点,咱也不知道这是药是些什么。
就在交谈时,记者又在房间台面上的一个盆里,发现了二三十个手指大小的软塑料瓶,大部分已被剪开。发现记者看到后,这名负责人赶紧将盆拿走藏在身后。
即墨某豆芽生产加工点负责人:这是我刷桶刷(用)的。
记者:我真担心你这个东西有问题。
即墨某豆芽生产加工点负责人:照顾照顾,从你们今天来了我就一定注意卫生。
负责人的含糊其辞,脏乱的生产环境,都让记者产生疑问,这处豆芽生产加工点正规吗?对此,负责人拿出了一张工商营业执照的复印件,强调自己是合法经营。既然是持证经营,那么监管部门对环境卫生、生产添加等情况是否了解呢?
即墨区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加工豆芽这块现在是(属于)市场管理局了,食品加工所有的过程、生产工艺这块,只有水(归)我们管,其它我们都不管。
即墨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这个不归我们监管,应该归农业局,您可以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这是农产品,农业种养殖。
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不大卫生这块不归农业农村局管。
记者:那归谁管?
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应该是卫生方面的吧,没有证那是属于工商的。
记者:添加剂咱管?
即墨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嗯,这个你真的检测出来,抓到现行了,这个咱去管。
让举报人自行提供豆芽的检测结果,从检测规定和高额费用来看都不现实。在记者多次明确表示看到不明添加物后,农业农村局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两天会去看看”。而10月1日记者来到城阳蔬菜批发市场,发现这处加工点生产的豆芽正在售卖。10月16日记者再次来到这处加工点,豆芽生产也一如往常。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大金家村的生产加工状况在附近的小丁家村也同样存在。那么,其他区市是否也有呢?10月11日记者又来到西海岸新区扒山市场,市场南侧一墙之隔就有一处豆芽生产加工点。这个铁皮搭成的板房,看上去比上一个加工点更简陋,墙角还布满了蜘蛛网。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里的豆芽全都在扒山市场销售。
西海岸新区某豆芽加工生产点负责人:一天几百斤。现在豆芽、花生(归到)蔬菜上面之后,几乎是没人管,基本上只是说市场上抽样。
在这里的生产区域,记者同样发现了许多瓶瓶罐罐。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豆芽泡发时要用到添加剂,主要使用的有两种,一种叫“绿叶宝”,另一种叫“高级豆芽激素”,俗称“无根剂”,记者发现,这种添加剂和在上一个豆芽生产加工点看到的“小塑料瓶”极为相似。
西海岸新区某豆芽加工生产点负责人:这个有说明书,一瓶盖。
记者:这个加到筐子里?
西海岸新区某豆芽加工生产点负责人:泡豆子这里面。
记者:盘里是吧?这个有什么作用
西海岸新区某豆芽加工生产点负责人:使这个茎发达。
记者查询发现,绿叶宝是一种含有氮、磷、钾的复合肥料;无根剂则是一种能使豆芽细胞快速分裂的激素类农药,成分包含6-苄基腺嘌呤,人体摄入后容易导致畸形。2015年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就发布公告,明令禁止在豆芽生产过程中使用。对此情况,10月11日,记者拨打西海新区市场监管局电话进行举报。
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现在统一受理热线都是12345了,他把这个单子分配到我们这来就是我们受理,因为现在这个事情不一定是我们受理。
按照市场监管部门的说法,记者拨打了市政务服务热线12345。10月16日下午,记者接到了反馈,答复单位竟然又回到了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
西海岸新区市场监管局长江路所工作人员:你这个加工豆芽吧,是农产品粗加工,在没进入市场之前由原来的农发局,现在是农村农业局管,不属于我们的监管范围。我们没法给你转,这不是我们的范围,他有个政务服务热线嘛,他们给转。
问题就这样又被推了回去。10月17日记者第二次拨打了12345,并按这位工作人员所说,要求转到农业农村部门,不过至今未得到回复。至此,记者暗访的豆芽加工点是否合格生产并没得到答案,反而又增添了新的疑问——豆芽的生产环节究竟谁来监管呢?
本台短评:食品安全监管绝不能“留白”
食品安全无小事,要想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必须从源头上严把安全关,绝不能在监管上有缺口、留空白。而在豆芽这件与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情上,监管的防护网显然还应该扎的再紧一些,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才能把风险点消除在微小之时,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另外记者从市检察院获悉,就报道反映出的情况,检查机关已经介入调查,将于近期对相关主管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