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效精细的城市管理。眼下,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正在全力推进,要求各级各部门盯准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堵点,狠抓落实,打造更加高效的城市运行体系。但记者近日采访发现,由于管理低效,一些原本助力发展、服务民生的好事、实事变成了困扰百姓和企业的烦心事。
5月31号,记者与张先生乘车沿城马路由南向北行驶,在即墨区通济街道枣杭社区到闫家岭社区路段,长约5公里的道路面目全非,完全看不出曾经的柏油路面,车辆走在上面不停颠簸,飞扬的尘土让人不敢开窗。一年多来,这样的环境不仅让住在附近的张先生很受伤,也给这条交通干道沿线多家企业添了堵。
除了周边路口的几块交通提示牌,记者现场没看到任何工程公示信息,整条路上实际施工的地点也只有闫家岭社区西南角。
同样为低效率头疼的还有中央商务区东侧、敦化路东段沿线的商户们,去年10月,这段长仅1.1公里的道路进行拓宽,公示工期为3个月,但直到今年6月初才刚刚恢复通车。
低效产生的拖延,让本应助力发展提速的城市道路成为营商环境的绊脚石,而粗放导致的来回反复,则让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在市民心中打了折扣。6月1日,李沧区虎山新苑小区甲、乙号楼之间的空地上,不久前刚铺好的海绵工程透水路面表层又被铲掉,原以为不用再为停车发愁的于先生又得和小区其他300多名车主去抢车位了。
2016年4月,青岛成为第二批国家海绵城市试点,老旧小区集中的李沧区中西部成为全市唯一试点片区,其中就包括2002年落成的虎山新苑。2017年开工后,施工时断时续,不大的小区耗时一年才完工,现在又要返工,到底是因为什么呢?
相关区市回应: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将民生工程做好做实
今天,相关部门分别进行了回应。
《低效管理伤害了谁》新闻中,市民反映即墨区城马掘路施工已有一年多,至今仍没有结束的迹象,坑洼难行、尘土飞扬的道路,给周边居民、企业带来困扰。今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现场,施工人员正用砂石填平坑洼区域,之前扬尘较重的路段也已洒水并铺设上新的绿网。
王协俊介绍,2017年10月,城马路局部开挖,进行热力管线施工,去年10月,又启动全线综合整治,最初只立项实施雨污水管道改造和亮化工程,开工后应沿线居民要求,又追加铺设供热、燃气和自来水管线,全长约6.5公里,完工后一并恢复路面。
新闻中报道了李沧区虎山新苑小区甲、乙号楼之间的海绵工程,历经一年多才完工,不久前又进行返工。今天上午,李沧区相关负责任人带领施工人员来到现场。
魏瑞雪另外介绍,这一问题是主管部门日常巡查发现的,截至目前,工程尚未进行验收。李沧区海绵工程共涉及89个小区,其中75个已完成改造,随后将对已完工小区进行回头看,确保把民生工程做实做好。
本台短评:高效城市管理还需磨好“绣花针”
停滞不前的管线铺设,工期翻倍的道路拓宽,来回返工的海绵工程……低下的效率,伤害了公众利益和政府公信力,而导致低效的重要原因,则是已成为某些部门习惯的粗放式管理。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像绣花一样来管理城市。建设高效青岛,必须要以此为指引,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管理,走出一条符合现代城市特点的新路子。从利民变为扰民的民生项目,再一次提醒相关部门要磨好城市管理的“绣花针”,多为落实想办法,少给低效找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