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关注“大洋一号”科考的最新进展。锚系(xi)潜标是一种定点长期观测海洋环境变化的设备,主要用来收集海洋环境变化的时间序列信息,对它进行回收和布放,是大洋48航次第二航段的重要科考内容之一,10月27号,这项工作在西太平洋海域顺利完成。
船只到达作业海域后,科考队员通过甲板单元对锚系潜标上的释放器进行操控,经过二十分钟的上浮,在海底潜伏了一年的锚系潜标出现在科考船右前方的海面上,科考队员随即用带有长绳的铁钩打捞。虽然距离最近的潜标浮球只有二三十米,但由于受到涌浪的影响,打捞过程却颇费了一番周折。
锚系潜标的核心部分由多组浮球搭载,通过缆绳串联为一体。一般情况下,一次完整的锚系潜标作业从投放到回收需要经过一年的时间,此次回收的锚系潜标就是2017年布放的,长约1200米。
除了生物诱捕器,这套锚系潜标还载有CTD(温盐深仪)、海流计、沉积物捕获器等装备。上岸后,科考队员将对设备存储的数据进行拷贝、分析。
科考队员在对这套锚系进行检查和更换电池之后,又在同一海域重新进行了布放,并在另一站位的深海位置布放了一套长约300米的近底层锚系,这两套锚系都将在明年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