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盯眼前、看远方,承担着海军航空兵转型发展的先锋之责,顺利完成了由试飞模式向训练模式的突破,中国海军“尾钩俱乐部”成员开始随着航母一起自信走向远海大洋。刀尖起舞砺精兵,今天播出下篇。
在海军某舰载机部队的训练场,记者注意到,这块黑色区域与辽宁舰的降落甲板完全一样,舰载机飞行员只有在这里训练合格后才能上舰。
来到这个部队之前,孙宝嵩是拿过“金头盔”奖的空军航空兵某部最年轻的飞行大队长。但是,自从加入海军舰载机部队以后,他过去的荣光都归了零。
一切都是新的,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就连四肢动作的肌肉记忆也是如此。飞行员在飞行中对舰载机的“反区操纵”,就需要重新建立“肌肉记忆”。
每次飞行结束,飞行教员都会根据每架飞机的表现,进行逐项复盘。一边飞、一边探索、一边总结。正是依靠这种科学严谨的精神,一批批飞行员相继通过了航母昼间上舰资质认证。
既要能上舰、又要会打仗,是对航母舰载机飞行员的基本要求。人称“铁三角”的徐英、卢朝辉和王亮3人,就是部队舰载机战法研究的先行者。
他们的每一次争吵都会得出一个结论,达成一种共识,固化一种探索成果。争吵,让这个团队探索总结出了歼-15舰载战斗机主要技战术指标、舰机适配特性和舰载起降技术规律。
几年的磨合期间,“铁三角”将训练中的每一个战术动作改进、每一次飞行感受,甚至每一次走过的“弯路”都记录下来,积攒起千万字的文献资料。
边探索边实践、边训练边总结,这支部队逐步实现了由“单员试飞”向“批量培养”,由“单机飞行”向“体系融合”,由“近海训练”向“远洋机动”的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