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五年来,我市加快构建市场配置与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体系,重点实施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和人才公寓等多层次住房建设,持续改善居住条件,让更多的人圆梦“住有宜居”。
在城阳区城阳街道前旺疃社区三室两厅的住房里,年过八旬的李修沧老人,向记者讲述这五年来发生在身边的变化。2013年,前旺疃社区启动旧村改造,经过两年建设,600多户居民像李修沧一样,从低矮破旧的平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从2012年起,城阳街道先后在东郭庄、前桃林等6个社区启动旧村改造项目,开工建设安置房92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4个社区基本完成改造,其他2个社区预计明年年底回迁。
棚户区改造涉及居民多、工作难度大。我市积极拓宽筹资渠道,按照先危后旧、先急后缓的原则,通过“建、转、购”等多种方式解决居民安置问题,并在全国率先出台货币补偿和异地安置鼓励政策。五年间,全市累计开工275个项目,市区两级政府共投融资500多亿元,用于棚户区改造,棚改工作驶上快车道。
在加快推进棚户区改造的同时,青岛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也走在全国前列。我市连续十一年将保障性住房建设纳入市办实事,建立以公共租赁住房为主,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着力解决中低收入家庭、新市民和引进人才的住房难问题,实现历史性突破。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26.3万套,十三五期间,计划再实施住房保障6.5万户,到2020年,力争实现城镇常住人口住房保障覆盖率达到23%以上,让越来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实现“住房梦”、“宜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