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中的“夫妻报摊”  16-11-01     视频长度: 0:12:55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最近这几天,小风一刮,青岛的气温急转直下,把人冻得瑟瑟发抖,能不出门,就尽量不出门,可是,李桂琴和老伴,却还得坚守着自己的小报摊。

早上9点左右,气温大约只有四五度,李桂琴戴着围巾,穿着厚厚的棉衣,在寒风中和老伴一起,守着易州路上的这个小报摊。

因为报摊的桌椅板凳都存放在旁边的早餐店,所以两位老人得赶在清晨五点钟左右,早餐店开业之前把东西一点点的挪出来,摆摊、整理各式报纸,为一天的生意做准备。

早上不到五点出门,煮鸡蛋,出摊,忙活到九点半,才卖了六份报纸,五个茶蛋,一本杂志,总共二十块五毛钱,利润也就四块钱左右,连一顿像样的早餐都吃不上。这么冷的天,两位老人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呢?

李桂琴今年70岁,老伴闫景东78岁,两人原本靠闫景东每个月三千块左右的退休金生活,可是,因为闫景东身体不好,退休金基本上都打针吃药了。不得已,两口子摆起了小报摊,一干就是十几年。最近这些日子,两名老人明显感觉到,生意越来越难做了。

老人说,最开始摆摊的时候,生意还不错,上午十点左右,报纸基本就卖完了,可最近这几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几乎每天晚上,闫景东都会坚持到十点再收摊,可这样收入依然很微薄。

老人租住的地方是四方路的一栋老房子,距离易州路的报摊有两百米左右的距离,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俩除了卖报纸,偶尔还会捡点废品,但毕竟年纪大了,根本捡不了多少。

这么冷的天,看到两位老人依然在街头坚守,让人心里有些发酸,可是,采访过程中,记者感触最深的,却是两位老人并没有在困境面前唉声叹气、怨天尤人,而是用一种很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

将近20年的时间,易州路上的这处小报摊,已经成了街景的一部分,而这一对用心生活、乐观努力的老夫妻,更是让每一个经过的路人感动。不少人有空就愿意过来坐坐,买点东西,也陪老人聊聊天。

看得出来,对于这个小报摊,夫妻俩倾注了许多的心血,尽管生活艰难,但在两名老人的脸上,看不到愁苦,嘴里,也听不见半句抱怨。

想起自己的过往,老人沉默了许久,十多岁时妈妈去世,帮着爸爸把弟弟妹妹们拉扯大,再后来经人介绍,嫁给了比自己大9岁的闫景东。结婚生子、少年白头,一辈子忙忙碌碌,可如今到了可以享儿孙福的年纪,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呢?

老人说,儿子很孝顺,也多次劝他们别再这么忙活了。但夫妻俩就是闲不住,在老人看来,能干的时候就别闲着,与其在家里做“蜗居老人”,不如走出来,干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儿。

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老人还养了一条小狗,每天没事的时候,看看报,逗逗小狗,生活并不枯燥。

风风雨雨四十年,如今两位老人早就摸透了彼此的性格和脾气,用闫景东的话说,只要每天能和老伴相守着,能有多难的日子呢?早出晚归、努力谋生,这些在外人看来有些辛苦的岁月,却恰恰成了古稀老人最幸福的时光。因为相伴,所以珍惜,因为有爱,所以快乐。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