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十点左右,李先生和妻子带着孩子,打了辆滴滴快车去市北区人民路附近,到了目的地后一个大意,把苹果6PLus落在了车上。
李先生回忆,因为怕吵着孩子睡觉的,当时手机打在了震动上。下车之后大约十分钟,刘先生的妻子发现手机不见了,赶紧拨打电话,可让人失望的是,起初手机还能打通,大约半个小时后,就关机了。
为了能够找回手机,刘先生开动脑筋,忽然想起,在上车之前,滴滴快车司机曾经给这个手机打过一个电话,询问上车的具体位置,只要查到了对方的号码,或许就能知道手机的下落了。刘先生赶紧去通讯公司查询。
原来通讯公司通话记录上查到的这个号码,是个虚拟号。用其他手机根本就拨不通。刘先生随后又登陆了自己的滴滴出行客户端,这才联系上了司机师傅。
快车司机说,自己压根就没有见过那部手机,不过现在回想起来,之后的那位乘客确实行迹可疑,车开到半道儿,却把随身的包放到了后排座位上,下车后再打开后门拿走包。这会不会是为了掩饰什么呢?
那么,滴滴出行的客户端,会不会还留有那名乘客的注册号码呢?
事后,有客服工作人员给李先生回复,说他们联系上了那名乘客,不过对方否认见到过苹果手机。事情只能就此打住。刘先生不甘心,再次求助到警方。
记者查询到,青岛市区内在瑞昌路的湖岛世家,有个滴滴出行俱乐部,但联系后对方说这边只是俱乐部,关于快车消费纠纷等情况,还得联系北京客服。找来找去,刘先生自己也累得不轻,但事情还是没有结果。网络约车,出现意外,处理起来怎么这么难?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