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们的调查要走进七个大伙经常逛的市场,哪呢?麦岛和润市场、南山市场、营口路市场、团岛市场、李村大集、埠西市场和城阳海鲜市场。十一
期间,生活快线帮调查曾探访过这7个市场,一方面看看市场里公平秤的好不好使,另一方面也替大家找找看,这公平秤到底在哪里呢?
一周的时间
,调查员分别走进麦岛和润市场、南山市场、营口路市场、团岛市场、李村大集、埠西市场和城阳海鲜市场,七大市场的公平秤,到底有多公平?咱们跟着镜头,一起来体验。
三名调查员,亚琪,小潘和李彤先对几大市场中的公平秤进行了检测,结果很遗憾,只有四家公平秤好使,其他两家,公平秤基本上成了摆设,南山市场的公平秤更是看天出摊,这个结果,不免让人有些失望。公平秤有好有坏,那么商家心里的这杆良心秤,能不能把的准呢?咱们先从麦岛和润市场说起。
小潘在麦岛和润市场购买了5.1斤螃蟹,3.2斤鲅鱼,2.5斤海虾,7.2斤蛤蜊,另外还有2.2斤的虾虎。总共花费367元,老板们的保证言犹在耳,可实际上的结果呢?小潘返回实验室,用我们自己购买并且经过质监局认定的公平秤称量。
五样海鲜,商户称量时总重是20.2斤,花费367元钱;可在实验室里一称,却缩水成了15.6斤,调查员直接损失近70元。商家的短秤行为,令人气愤,更给麦岛和润市场抹了黑。接下来,南山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呢?
海鲜缩水3.5两,这个结果,相较于麦岛和润市场明显好了不少,只不过每种海鲜都差一点点的感觉,还是让人心里有些膈愣,看天气出摊的公平秤,更是给消费者的验证过程带来了一些阻碍。调查员马不停蹄,下一站,距离南山市场不远的营口路市场。
从营口路市场购买的五种海鲜,商户称出来总重13.4斤,花费358元;可调查员在实验室里称出来的重量只有12.19斤,缩水1.21斤。缺斤短两的最大贡献者,就是这位卖螃蟹的商户了。接下来,调查员赶往第四站,市南区的团岛市场。
同样的五种海鲜,团岛市场的情况让人满意,除了虾虎的重量轻了一两之外,其他几种海鲜表现优秀。再加上市场中还有两个可以放心使用的公平秤,在这场角逐中,团岛市场成了黑马,在四家中遥遥领先。接下来就是我们李沧区的李村大集了,这边的情况咋样呢?
这次的五份海鲜,我们要给卖蛤蜊的商户大大点个赞,不过其他几家还是存在短斤少两的行为。截至目前,崂山区的麦岛和润市场依然遥遥领先,短秤现象无人赶超。那么接下来,崂山区位于浮山后的埠西市场,表现会怎样呢?
埠西市场总重量差了4两,表现还算可以,可惜公平秤疏于管理,无法正常使用给市场减了分,难道短秤,真的是海鲜售卖的通病吗?调查员随后来到城阳海鲜批发市场。
最终,城阳海鲜批发市场的商户称重和实验室称重,差了1.67斤,这个结果实在让人失望。一周的调查,7家农贸市场,调查员购买了1300多元的海鲜,发现短斤少两的概率居然超过了90%,一圈下来,损失两百多块。对于每一名消费者,少量的损失可能还不足以让他们找回市场,跟商户说理,可如果人人的心里都缺了这杆秤,每一次交易都差上这么一点点,那丢失的诚信,又该到哪里找呢?排名字幕:麦岛和润市场缺斤短两现象最严重,短秤4.6斤;城阳海鲜市场倒数第二,短秤1.67斤;营口路市场倒数第三,短秤1.2斤;而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团岛市场、南山市场和埠西市场。
我觉得,数字已经说明了一切,从记者的调查来看,我们再来看一眼,团岛市场的公平秤摆在显眼位置,而且有两台,非常明确、方便。当然,一定还有值得改善的地方,而接下来就是消费者的选择,您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您选择了谁就是鼓励了谁,就是支持了谁。希望您的选择,能让这些卖家因为自己的诚信,得到应得的结果。
作为我个人来说,以后我要买海鲜,就去团岛市场,公平秤有俩,都好用,而且商户也给了足斤足量。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