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位老师叫王峰林,扎根农村三尺讲台,人家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一心一意为了孩子们。
王丰林是平度大泽山镇大泽山小学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这三尺讲台,王老师一站就是三十多年,1985年,王丰林通过考试,来到平度市大泽山镇原青杨乡的北蒋小学,成为了一名语文老师。
王丰林:“那小学非常的落后,每一个教室就两间小黑屋子,我的办公室就在边上的一间,外边一间就是教室,里边一间就是我的办公室也是我的宿舍,那个宿舍就是一张木头的床,上面用秸秆勒的,西北风一刮,窗户都吹的响。”
那个年代,乡村小学条件艰苦,王老师每月的工资只有五十块钱,家人劝他放弃,另找一份工作,但他却始终放不下自己的这群孩子。寒来暑往,这些年,王丰林已经送走了十五批学生,看着他们成长,离开,王老师很骄傲,也略有伤感。
王丰林:“其中有一个叫谭书伟的学生,他是一个孤儿,生活非常的拮据,说实在的,那时候我也非常的贫困,偶尔他需要本子什么的,我也给他拿点本子,有一次贫困的书费也交不上,那时候是学生拿书费,我也给他拿过书费,更难忘的是那时候他根本没钱买衣服,我虽然也穷,但是那时候亲戚朋友给的衣服,适合他的我都拿给他穿。”
类似的事情王丰林不知做过多少次,后来,他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孩子,尽管如此,他还是全身心的投入教学,有时候想想,难免会觉得愧对妻儿。
王丰林:“那时候也有点心里不得劲,家里也顾不上,心里也不好受,但是总是觉得得把学校这块先干完了,学校这块是主要的。”
王丰林妻子:“我不拖他后腿,我支持他工作,离的又近,有什么事我说你快去,家里也不用你。”
孩子们离不开老师,其实,做老师的也离不开学生,王老师说,自己最幸福的时刻,就是毕业的孩子们回来看看自己。几十年风风雨雨,现在自己班里不少孩子的家长,都是以前自己带过的学生。
王丰林:“当初我刚开始教学的时候,教的就是她,我还记得她名字叫李桂荣,她孩子上学了,她来接送孩子,偶尔间看到我了,她说王老师你在这教学了,我说是,她回去还跟她街坊说,学校王老师,是我的老师,后来她孩子在这上学了我又教了她的孩子,这样的事很多。”
做老师,有苦也有甜,虽然王丰林获得过无数的证书和嘉奖,但对他来说,这些都比不上学生的一个赞许。他还会在这个岗位上继续坚持下去,与乡村为伴,与孩子为伴。
王丰林同事:“同事了接近二十年了,我可以用几个词来概括一下,他有爱心、耐心还有细心来管理学生。”
王丰林:“评价一下自己我觉得还可以,要用一个分数来说,九十分多一点吧。”
艰苦的生活,他可以笑对,三十年的日复一日,他不觉得乏味,因为有那么多的孩子们,在等待着他去传授知识。像王风林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他们深深的值得我们敬佩。我们从小到大,会遇到很多循循善诱,谆谆教诲的恩师,感恩,要细水长流,谢谢所有尽职尽责的老师们!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