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七十载 漫漫寻亲路(四)  16-09-01     视频长度: 0:8:37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滚动

咱们来关注从河南安阳千里迢迢来青,只为帮助老母亲完成七十年寻亲梦的李凤琴夫妇。这些天来,在记者和热心市民的共同推进下,有利的线索逐渐浮出水面,让原本希望渺茫的寻亲之路初见曙光。昨天在节目中提到的那位老赵,会是郝兆珍朝思暮想的亲人吗?

来青寻亲快半个月了,李凤琴和丈夫,每天都被热心市民的爱心感动着。昨天,在沙岭庄土生土长的王正林老人,向李凤琴夫妇提供了一条非常有价值的线索。1945年秋天,郝兆珍的生父带着弟弟离开沙岭庄,前往水清沟一带继续乞讨。而恰巧在同一时间,水清沟一户姓魏的人家,雇佣了一位落魄的乞丐当厂工。

那位能干的厂工老赵,会是郝兆珍朝思暮想了七十载的亲生父亲吗?老赵的儿子,如今过得还好吗?对于童年,他还有残存的记忆吗?上午,记者带着李凤琴夫妇,前往水清沟派出所。

李警官在户籍查询系统中,输入了赵玉先的姓名。并且,把出生时间设定在了1936到1946之间。虽说,结果显示同名同姓的人不少。但其中一位户口在水清沟村的老人,无论是照片还是出生日期,都引起了记者和李凤琴夫妇的注意。

这位老人的户籍所在地,在水清沟村482号。可早在八年前,水清沟村就已经改造搬迁了。居民们大都搬去了别处,如今想要联系上这位老人,恐怕只能求助当地的街道居委会了。

一个小时之后,赵玉先的女儿女婿赶到了水清沟派出所。听说有人千里迢迢来认亲,赵女士既意外又激动。

虽然,李凤琴提供的很多资料,与赵女士父亲早年的经历极其吻合。但赵女士却斩钉截铁地表示,自己的大姑早已与父亲相认,并且如今定居新疆。可李凤琴夫妇仍然抱有一线希望,既然赵女士曾经听说爷爷共有十一个孩子。那么自己的母亲,会不会是赵玉先的另外一个姐姐呢?

巧合的是,赵女士的奶奶,也是在战乱年代上吊自杀的!这个细节,让赵女士心头一震。在征求了父亲母亲的同意之后,她决定带着李凤琴夫妇,去家里和老爷子见上一面。

七十三岁的赵玉先老人,近年来做了好几个大手术,一直在家调养身体。回忆起往事,他的情绪有些激动。1945年,年仅两岁的他,几乎没有什么记忆。只是后来,他曾听父亲和叔叔们提过,小时候,父亲曾带着他坐船逃到了沙岭庄,最终又一路辗转到了水清沟。至于逃荒的时候,有没有一个被过继给国民党军医的姐姐,他没有丝毫印象了。

赵玉先老父亲的样貌,眉宇间与郝兆珍颇有几分相似。而郝兆珍的儿子,长相竟也与赵玉先有几分相似!虽说,单凭回忆和照片,无法确认赵玉先就是郝兆珍寻找了七十载的亲人。但漫漫寻亲路走到这一步,李凤琴夫妇俩,已经热泪盈眶......


【视频未经版权方允许,不得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