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来青的贺腊英和老伴,到了青岛顾不上游玩儿,一门心思在摆摊卖书,就为了早点儿给儿子攒足治病钱。
一张海报、十几本书,在台东三路和威海路路口,这老两口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谁,这本《乞丐日记》,写的又是谁的故事呢?
老人名叫贺腊英,她说,自己和老伴是从湖北老家,一路来青岛的,每到一个城市,就会把儿子的书摆出来,能卖几本是几本。儿子夏海波,今年34岁了,17年前患上了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只能辍学在家。为了给儿子治病,老两口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债。2006年,儿子为了不拖累家人,瞒着父母独自开始了流浪乞讨的生活,将自己的乞讨经历写成了一本书。看着儿子写下文字,夫妻俩既心酸又心疼。
武汉、北京、广州、成都,夏海波的足迹遍布了近十座城市,乞讨过程中,他坚持学英文写博客,当年还曾被网络媒体誉为“最牛乞丐”,但常年漂泊在外的生活,让他又患上了双侧股骨头坏死。
如今,夏海波和妻儿生活在广州,由于自己生活无法自理,只能边治病边靠卖书来维持生活,而高额的医药费更是让一家人望尘莫及。无奈之下,贺腊英和老伴决定用这种方式帮帮儿子。他们带了九百本书来到青岛,可三天时间,总共才买出去三本书。
一间五平米左右的小屋,就是老两口居住的地方,屋里的一个角落里,还堆了一米多高的书,记者算了一下,每本书售价20块钱,去掉成本,卖一本书只能挣不到十块钱,每天20块钱的房租,再加饭费,这么下去,连自己的生活都保障不了,怎么可能帮到儿子呢?
夏海波告诉记者,这几年其实对于父母,自己一直心存内疚,他也明白,父母以这样的方式来卖书,根本无法凑够治病的钱,但贺腊英说,家里只有四亩地,没有经济来源,自己和丈夫没什么本事,这是唯一能帮到孩子的办法。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湖北省天门市拖市镇镇政府,证实了夏海波一家的情况。
采访中,有不少路过的市民听说了老人的故事,都伸出了援手,有的发微信朋友圈,有的一买就是五本、十本。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就卖出去三十多本书。贺腊英说,这是她来青岛最开心的一天,虽然不知道能筹来多少钱,但能攒一分是一分,为了儿子,再辛苦也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