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市北区积极探索“互联社区”建设,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政府公共服务、社区志愿服务、便民综合服务等各类资源,通过线上、线下有效互动,形成社区事务多方参与、协商共治的新格局。在民政部近期发布的“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中,“互联社区”治理服务模式作为我省唯一获选成果位列其中。
近几天的持续高温,给许多老年人生活带来不便。68岁的同德路社区居民王隆君却一点也不发愁,只要在家动动手指,就能上网把第二天的菜预定好,而且都是经过检测检验的“放心菜”,这得益于“互联社区”建设。
在社区助老大食堂,独居老人韩帮坤生活也很惬意。两年来,这个大食堂每天服务居民150人次,每顿饭只需花费10块钱。
市北区人口密度大,困难群体和老年人口多,民生保障和社会管理任务重。2014年,市北区以同德路社区为试点推行“互联社区”建设,开设了社区网站,居民有什么服务需求、对生活环境改善有何建议,都可以在网上反映。互联社区网站以小区为单元,每个小区在网站上都有自己的端口,通过“你说我办”、“民情民意投票”、“拉呱”等板块,及时回应群众诉求。
现在,“互联社区”已不单单是一个网络平台,更是一个线上线下的全方位服务平台。镇江路街道发挥“互联社区”平台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的优势,联合16家社会组织和驻区单位,为居民提供免费理发、应急安全体验培训、法律咨询等公益服务。
短短两年时间,市北区已在19个街道、135个社区全部建成“互联社区”交流互动平台,累积推送资讯2万6千多条,受理各类问题和服务需求几十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