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古色古香的文化地标 为何变了味儿?  16-07-06     视频长度: 0:4:28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闽江三路有一条古色古香的文化街,在车水马龙的闹市里,文化街的牌坊和雕塑,能让人心静,也是一种特别的享受。可是住在文化街附近的居民们,眼看着文化街变了味道,正着急着呢。

李先生向政务热线反映,闽江三路文化街的商贩,占路经营现象严重,而且搭建了很多小木屋,影响整条街的美观,妨碍居民通行。

李先生对文化街情有独钟,他告诉督办记者,2008年前后,闽江三路被建设成1388文化街,一时间,古色古香的建筑,成为附近居民和远近游客最喜爱的地方,可是随着近几年入住商户越来越多,数十间临时搭建的小木屋横空出世,破坏了原本的风貌。

这条1388文化街,其实并不宽敞,只能允许两辆车并排通过,现如今,小木屋,做生意的帐篷,和乱停乱放的车辆几乎占据了大半个街道。文化街的东侧,原本是一排古色古香的门楼牌坊,现在也全被小木屋挡在了身后。虽说木屋不是商贩们自己建造的,可门前的帐篷板凳等,却是他们摆出来的,更有厉害的,直接在街道边,建起了巨大的水塘。

正在建设的鱼塘就位于文化街,靠近江西路的入口处,看起来规模不小,有十几个平米,现场工人并不愿多说什么,很快,鱼塘的主人出现了。

这家商户给督办记者看了两份材料,分别是写给文化街的管理单位“浮山所集团”,以及市南城管部门的,他们是否允许商户这样的行为呢?督办记者来到了1388文化街的管理单位。

这名工作人员坦言,文化街上,除了西侧原有的网点房之外,其余所有用于商业经营的木屋等等,确实是后来陆续建设的,属于临时建筑,他们也考虑过这会对文化街原有的风貌产生影响。

有的居民希望古色古香,保持原貌,可作为一家企业,又不得不考虑经济问题,这之间的矛盾,该怎么解决?如何避免商业行为带来的扰民难题呢?

浮山所集团工作人员:“临建不是永久性的,可能小木屋会建得更好,也有可能就不存在了,有经营肯定会有妨碍居民的现象,有举报,我们肯定管理。”

督办记者最后也咨询了市南区有关部门,据了解,1388文化街现在主要涉及到城管执法,文化局和浮山所集团三家单位,对于占路经营,烧烤摆摊等扰民现象,执法人员会加强监管,及时制止。可是文化街里的小木屋,及其相关经营行为,由浮山所集团管理,希望他们可以多听取和采纳周边居民的意见,把景色留住,把生意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