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里的支教梦  16-06-11     视频长度: 0:4:26

您当前的位置 :青岛网络电视台 > 栏目 > 生活在线 正文
  
滚动

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是这次微尘基金阳光少年行的最后一站,六天的时间里,几千公里的行程,从微尘基金工作人员手里传递出去的每一份的爱心,都将成为大山孩子追逐阳光的助力,每一份让人感动的瞬间,我们都必将铭记于心。在这次阳光少年行接近尾声的时候,我们还意外的发现了一份属于咱们青岛人的骄傲。

云南大理,在距离古城六十公里之外有这么一处地方,那里绿草如茵,风景如画,那里有一群渴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和一位热爱乡村的支教老师。

在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乡中和小学五年级的教室里,这一次的相遇让我们始料不及。而对于马文卓来说,能在相距几千公里之外的云南里,听到家乡的声音,更是一份惊喜。22岁的马文卓,是河南焦作人,不过在海洋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已经让她把青岛当成了第二故乡。对于支教,马文卓更是有一份执着的念想。

跟每个面临毕业的大四学生一样,那时的马文卓对于未来既充满自信又怀揣着一份迷茫,思前想后之后,马文卓还是决定先去圆自己儿时的梦想,至于对未来的困惑,倒不如交给时间去梳理。去年五一,马文卓跟几个同学一起,背起行囊,来到大理巍山县追梦。

眼前的孩子叫字学敏,11岁,是马文卓班里的学生,自打小学敏记事后,爸爸就常年在福建打工,几年才回家一次。学校放假的日子,他就跟哥哥寄住在伯父家里。

在中和小学,在大山深处,还有许多像小学敏一样的单亲孩子,马文卓知道,自己能带给他们的只是一份知识的力量,一份改变自我命运的勇气。一年的支教时间很短暂,马文卓告诉记者,自己的海洋大学研究生考试成绩下来了,今年夏天,就会离开云南,返回青岛,不过最让他放不下的,还是这里的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