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业作为新兴旅游业态,素有“水道上的黄金产业”之称,对母港所在区域发展起到强劲拉动作用。近年来,青岛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依托邮轮港口及配套体系的优化提升,着力建设邮轮母港城市,打造国际旅游集散地。
日前,“中华泰山号”邮轮载着900多名乘客,从青岛邮轮母港出发开启日韩之旅。作为青岛本地较早试水包船业务的旅行社,山东省中国旅行社青岛商旅分社把“中华泰山号”的承包航次从去年的5航次增加到今年的8航次。
旅行社的信心,来自对市场发展前景的判断。中国作为邮轮旅游的新兴市场,在过去十年间实现了快速增长。2015年,全国共接待邮轮629艘次,同比增长35%;邮轮旅客出入境248万人次,同比增长44%。
青岛邮轮母港从去年5月开港运营以来,平均6天接待1个航次,成为我国开港首年靠泊邮轮最多的港口,今年预计接待邮轮60航次。
日前,青岛凭借便利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硬件设施,获批“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青岛将进行改革创新,加快形成有利于邮轮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
下一步,青岛将在邮轮公司引进、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发力,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邮轮产业布局,发挥邮轮城带动经济发展、增强区域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作用。
根据规划,到2020年,青岛出入境邮轮将达到160艘次,游客32万人次,逐步成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北方邮轮中心”和“东北亚区域性邮轮母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