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我们连续报道了“清清家的故事”,清清,今年五岁,因为父亲车祸,家庭陷入困顿,甚至连幼儿园都上不起,节目报道了之后,很多热心人伸出援手,帮助清清解决了上幼儿园的问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这个家庭之所以孤立无援,和清清爸爸唐林坎坷的身世有关,唐林还没满月的时候,就被养父母从徐州抱养来,如今瘫痪在床神智不清的唐林,最大的心愿就是找到亲生父母。这段时间,清清的妈妈刘柏丽也一直在想各种办法,寻找唐林的亲生父母,那么,现在清清的情况怎么样,唐林寻亲的事情有进展了吗?记者再次赶去了清清家。
再一次见到清清,小家伙显得活泼了不少,不停的对记者讲着自己在幼儿园里的事,展示好心阿姨给她送来的漂亮衣服。可是,比起清清的兴奋,爸爸唐林却躺在一旁流眼泪。今年45岁的唐林,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亲生父母送给唐林现在的姑姑,最后,被养父母接到了临沂收养。十六七岁时,他得知自己的身世后,便开始了漫长的找寻,可一直没有任何线索。4年前,一场车祸让他不仅瘫痪在床,精神方面也越来越差,从那时起,这个家就陷入了困境,就连吃饭都成问题。
车祸之后,唐林和养父母一家关系日渐疏远。妻子刘柏丽说,唐林每天念念不忘就是寻找父母。刘柏丽希望,如果他的心愿得偿,是不是就能振作起来呢?
按照唐林养父的说法,唐林是1971年从徐州大黄山医院抱养的,通过医院的出生记录,是不是就能了解到唐林亲生父母的信息了呢?可网上搜索之后,记者并没有查询到大黄山医院的信息,通过多方打听,原来,当年的大黄山医院,已经改名徐矿集团第一医院,记者找到医院医务处寻求帮助。
在这些已经破旧发黄的接生记录中,吴护士长经过仔细查找,但并没有找到1971年的接生记录。医院的工作人员也帮忙联系了当年的妇产科大夫,可是,对于唐林的事情,大家都没有什么印象,看来,要想从医院寻找突破口,已经不太可能了。
在以前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曾经联系过唐林的养父母,他们说,是唐林的姑姑把唐林抱养过来的,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找到唐林的姑姑,或许事情还会有转机,可是,无论记者怎么沟通,唐林的养父母就事不愿意把唐林姑姑的具体地址和联系方式告诉,徐州那么大,到哪去找呢?
妻子刘柏丽说,唐林养父母家曾经透露过,唐林的姑姑和姑父曾是徐州矿务局的员工。姑父可能名叫林化银,在车队工作,现在已经过世,姑姑在食堂工作,算算年纪,如今应该已是七十多岁的老人。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线索。在梳理完这些模糊的信息后,记者决定从信息相对全面的唐林姑父入手,看看能不能从他的工作单位找到一些有用信息。
徐矿集团有好几万人,仅凭模糊的姓名,模糊的工作,要在尘封的几十年的员工档案里,找到一个名叫林化银的人,难度实在不小,徐矿集团的工作人员忙活了几个小时,终于找到了线索。
这些信息一一确认后,记者确定,这应该就是我们要找的唐林的姑父,但在徐矿集团老干部处,并没有查到林化银的档案信息,工作人员说,他的资料应该在徐矿集团生活服务公司。在生活服务公司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记者终于找到了林化银的档案,妻子正是姑姑唐光兰。但这份退休档案是1996年填写的,时间已经过去20年,当年记录的这个地址是否准确?唐光兰老人还住不住在那里?这一切都是未知数。
地址没错、年龄也差不多,可是眼前的老人却说自己压根不姓唐,难道姑姑已经搬走了?可是,经过周围多位邻居确认,刚才的这位老人就是唐光兰,老家是山东临沂,但老人为什么要否认自己的身份呢?原以为千辛万苦的找到唐林的姑姑,唐林的身世之谜就可以打开,可老人的态度,却再一次让事情陷入僵局。几经思考,记者决定放下摄像机,再试一次。
隔着房门,记者将唐林目前的处境一五一十告诉了老人,门内迟迟没有回应,记者等了十几分钟,门终于开了。
老人说,唐林的亲生父母到底是哪儿人,她确实不清楚,只听说因为家里已经有三个男孩了,又生了唐林,家里担心养不起,就将唐林留在了医院。后来有人将唐林抱走,又辗转到了自己的手里。
老人年事已高,没有办法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费尽周折,唐林亲生父母的线索到这里就全部断了。当记者把这些过程告诉唐林的时候,唐林看上去有些落寞,他也许不能很好的表达,但内心深处,寻找自己的根,会是他一生的牵挂。
从一个求助的电话,到我们知道清清的事情,然后报道,收到大伙儿的关注,有那么多好心人,无私的帮助了这个家庭,甚至还有徐州台记者一路辗转,三次敲门,努力帮助唐林得到更多的信息。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见到唐林的亲生父母,但那么多的好心人都尽了最大的努力,而且,我们又多知道了哪怕一点点信息。而我们也不会放弃,一旦有新的线索,我们也会继续帮助唐林找爸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