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座工业强市,“青岛制造”早已走出国门。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岛企业,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青岛工匠也凭借着过硬的技术,走向了世界。在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有一位37岁的修车能手,在六年的时间里,已经背负着为海外客户服务的使命,走过了三大洲。今天的《感动在身边·青岛工匠》,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跨国汽车“医生”杨林。
这种型号为JH6的重型卡车,是一汽解放青岛汽车有限公司,刚投入市场的新车型。如同孩子出生之后,先做检查一般,新车在出厂前,也要由整车调试工,来做一次全面调试。
今年一月份,从菲律宾回来后,杨林就一直在为新车型做出厂调试。
一名医生想要攻克疑难杂症,离不开求学的寒窗苦读,更离不开临床阶段的千锤百炼,给汽车“治病”也一样。1995年,初中毕业的杨林,选择到当时青岛汽车厂的技工学校深造。
对汽车的热爱,就像家传的基因,流淌在杨林的血液当中。因为这份爱,三年的技校生涯里,他一直是名列前茅。毕业后如愿进入一汽。在面临岗位选择的时候,学汽车电路出身的杨林,却更想做整车调试工作。
从电工到调试工的转型,杨林下了狠功夫。单是为了研究发动机,他甚至不惜用一年的时间,到外面拜师学艺。
这样的执着,换来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2009年,在全国载货汽车装调工职业技能竞赛中,杨林从全国各地的三十多名高手中,脱颖而出拔得头名。这个比赛,要求选手们在半个小时内,排除车上的六个故障。杨林仅用了20分钟,就率先无误地完成了。
作为一汽青岛公司的维修“大拿”,2010年,杨林成为公司派往海外市场从事售后服务的第一人。当时,从来没出过国的他曾兴奋地一夜未眠,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此后要面临的艰辛。
从东南亚到非洲,再到南美洲,六年间,杨林的足迹遍布近十个国家。身在异乡,生活不习惯不说,工作强度也丝毫不比国内差。在南美洲的高原国家玻利维亚,杨林就曾接到一项紧迫的任务,要求10天之内调试150辆新车,平均一天十五辆。
杨林说,他喜欢挑战,而海外的经历,就像是去完成一个个高难度挑战的过程,其中有苦有累,也有满足和感动。2014年,在一汽的南非工厂中,杨林带了三名当地的徒弟。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克服语言困难,硬是把他们从零基础变成了能满足当地需求的维修技工。
在不用出国工作的日子,杨林最享受的就是和八岁的儿子一起玩汽车模型。看得出,这个爱问东问西的孩子,骨子里也继承了家族的“爱车基因”。